第8章 從買方說了算變成賣方說了算(1 / 2)

觀音大士和惠岸行者繼續捧著袈裟拿著錫杖在長安城的大街上行走。碰見一個僧人,看來是參選水陸大會法師壇主落選的,從兩個僧人的著裝來看,像是有錢的主。

那個僧人看到袈裟熠熠生光,就問觀音大士和惠岸行者:“那癩和尚,你的袈裟要賣多少價錢?”

觀音大士說道:“袈裟價值五千兩,錫杖價值二千兩。”

那僧笑道:“這兩個癩和尚是瘋子!是傻子!這兩件粗物,就賣得七千兩銀子?隻是除非穿上身長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這許多!拿了去!賣不成!”

觀音大士也不反駁。哼!真沒眼光,這麼好的東西竟然還看不上,即使你看上了這兩件寶貝也不會賣給你。

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袈裟錫杖到處都有,隻要花錢就能買到,而且還可以訂做。

買賣買賣,價格談成了才能叫買賣。這袈裟和錫杖由於很容易買到,是純純的買方說了算,所以賣這麼高的價格,肯定是賣不出去。

當然那個僧人也沒有眼光,肯定不認識寶物。

大乘三藏真經也是一樣,價格不能由著買方來定,一定是要賣方來定價,這樣就能賣上更好的價格。

佛祖就是佛祖,眼光真是獨到,把“傳經”變成“取經”,同樣的事情,性質完全變了,一下由求著買方買,變成求著賣方賣,效果完全不一樣。

佛祖的寶貝不是賣給一般人的,是給取經人的。

於是觀音大士和惠岸行者來到東華門,迎著剛下朝的宰相宰相蕭瑀而去。

宰相蕭瑀果然上鉤,不好意思,在看透人心方麵,觀音大士的本領可是在三界都數得著的。

來這裏的目的是吧袈裟和錫杖送給取經人的,但要先給到觀音大士選定的“善信”,讓善信交給取經人。

觀音大士經過一環接一環的操作,先來了一手不受分文,白送袈裟了錫杖,然後又在百萬之眾矚目之下喊出了背誦已久的廣告詞:“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在大唐皇帝麵前氣定神閑的說出:“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大唐太宗皇帝你聽清楚沒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地府的困難都能給你解決。

為了堅定他們的信念,觀音大士還露出了救苦救難觀世音法相,惠岸行者也跟著露了下臉。

搞定!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現在已經在大大的花園裏麵挖呀挖呀挖,種了一個大大的種子,就等開花結果了。

離開長安城,觀音大士開始聯係太白金星:“老李,你能不能在大唐境內安排幾個劫難呀?”

“大唐境內,不好安排!”

“為啥哩?”

“大唐境內哪有妖怪呀,大唐文強武勝,連皇帝都是能征慣戰之人,善定江山之輩,即使有妖怪也都被他們剿滅了。”

“這不行呀,老李你得安排點劫難,不然後麵安排不過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