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常說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鐵扇公主在這裏這番的不講道理,那後邊吃苦受累,你也別怨恨孫猴子絕情。
羅刹女跟孫猴子打了幾合,有想用芭蕉扇把孫猴子扇跑,但是現在無效了。
觀音大士接著往下看,看樣子孫猴子應該是用了什麼方法,把羅刹女折騰的趴在了地上打滾,疼得他麵黃唇白。
羅刹女疼的受不了了,喊道:“孫叔叔饒命!”
之後孫猴子拿到了扇子,還是很有禮貌:“我在此間不是?謝借了!謝借了!”
先賠不是,再表示感謝,這說明孫猴子很重視他跟牛魔王的感情。
孫猴子回到火焰山附近,先讓那個那邊的老者鑒定,他拿到的是不是芭蕉扇,得到老者肯定的答複,
唐僧現在性子也改了,不再潑猴潑猴的說了,而是:“賢徒有莫大之功,求此寶貝,甚勞苦了。”
孫猴子現在地位不同了,唐僧的態度與之前相比直接是天上之別,所以,世上應該有這種名言流傳:地位決定態度。
但孫猴子有一點可能忽略了,他找的鑒定扇子的人是個普通的凡人,普通人哪能識得仙家的寶貝?
所以孫猴子吃苦了,所有辛苦都白費不說,而且還被燒著身體,兩股毫毛燒淨。
孫猴子辛辛苦苦弄到的是一把假的芭蕉扇。
看來世上有句話說的不錯:“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皆是可,最毒婦人心。”
當然說的是世上的那極少極少的一小撮婦人,例如這個鐵扇公主,報複起來是真的很,直接是奔著要猴子的命去的,但凡猴子的能耐稍微差一些,就會落入火中喪命了。
取經隊伍後撤了二十裏路,正在他們犯愁如何過火焰山的時候,冒出來一個火焰山的土地公。
這個土地公穿著不凡,身披飄風氅,頭頂偃月冠,手持龍頭杖,腳踏鐵靿靴,後麵還帶著一個雕嘴魚腮鬼。
這位著裝不凡的火焰山的土地公說:“若還要借真蕉扇,須是尋求大力王。”
土地公說了這火焰山的來龍去脈,是跟孫猴子推倒八卦爐有關,土地公是天上兜率宮的守爐的道人。
雖然土地公有想讓孫猴子幫著借到芭蕉扇,扇滅火焰山的大火,赦他歸天,回繳老君法旨的想法。
但觀音大士覺得他把大力牛魔王扯出來有點不正常,這事情感覺沒那麼簡單。
羅刹女和牛魔王,雖然沒離婚,但是也兩地分居好久了,羅刹女隻是空掛了一個牛魔王正妻的名頭,再說了孫猴子剛跟人家老婆打了一仗,欺負人家女流之輩,這時候去找牛魔王合適嗎?
觀音大士感覺這個土地公故意把孫猴子牽引到牛魔王那邊,是不是存在著什麼陰謀。
孫猴子顯然是明白了土地公的意思,孫猴子可不是隨隨便便就會被人當槍使的,猴精猴精就是從孫猴子那邊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