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西行到現在,唐僧吃得苦那可多了去了,十幾年,落到水裏都好多次,像在通天河,大冷天的落到水裏唐僧都沒事,怎麼一下子病了?
雖說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但唐僧是誰?金蟬子轉世投胎,再是凡人,他的底子還是在的,怎麼會這麼容易生病?
觀音大士聯係伽藍詢問昨天夜裏的情況,伽藍也支支吾吾說不出了所以然來。觀音大士沒辦法,掐指推算,原來如此,唐僧確實昨夜受風寒了,此事隻能是如此。
唐僧病中居然還掛念著昨天救的那個女子,不過被孫猴子用一句“你管他怎的,且顧了自家的病著。”打發了。
唐僧也隻好無奈的說:“正是,正是。你且扶我起來,取出我的紙、筆、墨,寺裏借個硯台來使使。”
唐僧居然要打退堂鼓,這可是從沒有出現的情況。
唐僧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那可是非常堅定的,即使數次麵臨死亡,數次麵對榮華富貴的誘惑,多少次翻越高山,橫渡急湍,麵對無數的困難,他害怕雖然害怕,但從來沒有打退堂鼓。
現在一個小小的病痛,他居然要寫信給唐王,說“有經無命空勞碌,啟奏當今別遣人。”
觀音大士知道現在是非常關鍵的時期,觀音大士悄悄聯係一直不離唐僧左右的金頭揭諦,讓他轉告孫猴子,說唐僧隻要堅定信念,來靈山大雷音寺取經,其他的一概不成問題。
觀音大士現在隻信任孫猴子,其他的徒弟都辦不成這件事,因為孫猴子現在也是得到過佛祖的親口承諾,再者其實孫猴子這一路以來一直算是唐僧的領路人,孫猴子說話最管用。
孫悟空果然非常的有慧根,一下就知道了問題關鍵的所在,孫悟空說道:“師父是我佛如來第二個徒弟,原叫做金蟬長老,隻因他輕慢佛法,該有這場大難。”
豬八戒聽出問題來了,他問道:“哥啊,師父既是輕慢佛法,貶回東土,在是非海內,口舌場中,托化做人身,發願往西天拜佛求經,遇妖精就捆,逢魔頭就吊,受諸苦惱也彀了,怎麼又叫他害病?”
孫猴子繼續道:“你哪裏曉得,老師父不曾聽佛講法,打了一個盹,往下一失,左腳下躧了一粒米下界來,該有這三日病。”
這個理由漏洞百出,豬八戒立刻就發現了,繼續道:“象老豬吃東西潑潑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年代病!”
孫猴子說了一句經典的話“佛不與你眾生為念”,這句話讓觀音大士很是無語。
唐僧看大家都讓他堅持去取經,他也無可奈何,看樣子他是想先到西天再說吧,他隻得要涼水喝。
孫猴子一看唐僧要涼水,知道自己已經做通了唐僧的工作,所以孫猴子立刻去後麵向積廚取水。
但猴子在取水的時候,卻探聽到了另一件大事,把這件事完美的做好,唐三藏取經的心才能繼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