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沈雪梅向爺爺奶奶表達了想賺錢的迫切想法。
她先把白天的見聞大體說了一遍,然後就和賈老爺子探討起竹編來:
“爺爺,我今天在集市上摸準了竹編的行情,淘米籃賣4塊,蒸籠賣5塊,我還打聽了竹子的價格,一根竹子要價5塊2,多要價格可以商量”。
“奶奶說您是竹編高手,爺爺,一根竹子能編幾個淘米籃?或者幾個蒸籠”?
“好手放料,一根竹子淘米籃能編10個左右,蒸籠至少編6個8寸的”。
賈老爺子平時話很少,大多時候都沉默寡言,可隻要有人和他談竹編,他就會兩眼放光,話也跟著多起來。
看他高興,沈雪梅越發來了精神,問得更加詳細:
“那爺爺您來編的話,一天能編幾個蒸籠或者是幾個淘米籃”?
“做竹編要先放料,再劈篾、刮篾,這些工序提前兩天做好了,我晚上熬熬夜,一天能編七八個蒸籠,如果換成淘米籃至少編十個”。
一根竹子5塊錢,可編6個蒸籠,一個蒸籠賣5塊,刨去不到1塊錢的成本,不計人工,一天編八個蒸籠,就能收入30多塊。
如果編成淘米籃,利潤比蒸籠還要高。
怪不得賈家世世代代以竹編為生,原來竹編的利潤空間這麼大!
沈雪梅那顆做過生意的大腦又在飛快地轉動。
農村都是五天一個集日,這五天拋去兩天的放料準備,三天下來,老爺子至少編20個蒸籠,能純賺80多塊錢。
如果換成淘米籃的話,賺得還要多。
沈雪梅粗粗地估算了一下,一個月如果能趕六個大集,老爺子的竹編都能賣出去的話,就能收入400多塊。
這生意雖然來錢不快,但它長遠啊!
沈雪梅注重的是竹編的長遠利益,和它做成高端產業的附加值。
看孫媳婦對竹編感興趣,賈老爺子眼裏露出欣喜之色:“雪梅,你想做竹編生意”?
“竹編生意不能做”!
沒等沈雪梅回答老爺子,賈老太太嘴角猛然抽搐了兩下,臉色陰沉地發話了。
老太太異樣的神色,讓沈雪梅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剛剛還好好的,怎麼一下子就變了臉色?
這不是她的風格呀!
“奶奶,竹編生意為啥不能做”?沈雪梅大著膽子問了一句。
“我說不能做就不能做!沒有為啥”!賈老太太看著沈雪梅,臉上的神色不容置疑。
然後,她又瞪了一眼老伴:“你這叫好了傷疤忘了疼”!
“老婆子,別上火,我和雪梅隻是說說,又不是非要做”。
賈老爺子見老伴情緒激動,一邊給孫媳婦使眼色,一邊小心翼翼地安撫她:
“家裏的事,不都是你說了算嗎?你說不做就不做,別生氣”!
老太太是因為竹編受刺激了嗎?不然一向開明大度的她,怎會突然間變了一個人?
看賈老爺子像哄孩子一樣安撫老伴,沈雪梅隱隱感覺到,賈老太太心中,肯定藏著不想提及,且不願言說的隱痛。
......
賈老太太這輩子,一共生養了三個孩子。
兒子賈耀竹,大女兒賈修竹,小女兒賈如竹。
賈耀竹是家中老大,也是個標準的暖男,他不僅長得像父親一樣玉樹臨風,俊秀挺拔,性格也像他一樣溫潤如玉。
大女兒賈修竹是父母的綜合體,長相清秀溫婉,性格沉穩堅毅,處事柔中帶剛。
小女兒賈如竹不僅長相脾性酷似母親,還勝似母親,她聰明灑脫,大氣豁達,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別樣女子。
老賈家的一子二女長大成人時,像三棵挺拔秀美的翠竹,驚豔了十裏八鄉的男男女女。
暖男賈耀竹談婚論嫁時,好多人家都費盡心思想把閨女嫁給他。
媒人和紛至遝來的提親者,都快把老賈家的門坎踏破了,可賈老太太卻一直不慌不忙。
大家閨秀出身的賈老太太,挑選夫婿時眼光極高,挑選兒媳婦時眼光更高,挑來挑去,不僅她挑花了眼,也把兒子挑的沒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