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媽賈修竹就像一場“及時雨”。
她的適時出現和給力表現,不僅讓沈雪梅那顆快要冷卻的心重新活了過來,也澆滅了賈老太太心中的擔憂和疑慮。
女兒走後,賈老太太把孫媳婦叫到身邊,亮明了自己的態度:
“雪梅,你大姑媽說得對,光靠土裏刨食,過不上好日子,做生意不丟人,今後你想幹啥盡管幹,隻要不做竹編生意,奶奶不攔你”!
“好的奶奶,我都聽您的”!
老太太這顆定心丸,聽得沈雪梅差點飛起來。
隻要沒人攔著,憑她這顆智慧的腦瓜,什麼脫貧致富的辦法想不到?!
上輩子,她出身低微,又無外力可借,不是照樣創業成功了嗎?!
......
又一個城關大集日,沈雪梅早早就出發了。
趕到集市時,太陽才剛剛升起來。
這次,她沒帶跟班的,所以行動起來比上次方便多了。
雖然還是有很多雙眼睛在上下打量她,可這次她調整好了心態——愛看就看!權當自己當了一回明星。
既然繼承了原主的美貌,她也沒辦法,又不能用手捂住人家的眼睛,隻要那些無聊的男人沒有過分舉動,她懶得搭理。
逛大集前,沈雪梅估算著手裏的本錢,已經想好了自己該幹什麼。
她衣兜裏隻有二十塊零幾毛,眼下能幹的隻能是那些不起眼的小本買賣。
所以,她沒去那些賣衣服鞋帽和大件商品的地方瞎擠,而是在集市的邊緣角落,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
來到陌生的80年代,竟然落魄到隻能做個摳摳搜搜的小本買賣,上輩子財大氣粗的沈老板,覺得自己窮得都快沒臉見人了。
幸虧,前世她也是從無到有,吃了若幹苦,受了很多委屈,才成立了自己的裝修公司,要不落到今天這種境地,她不落荒而逃也得瘋掉。
尋尋覓覓中,沈雪梅轉悠到集市的西南角。
這裏是賣農產品的地方,在這裏賣東西的都是當地的農民,有賣蔬菜瓜果的,還有賣糧食和雞蛋的。
沈雪梅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在農產品上尋找到機會,可轉了一圈,打聽完價格後,現實卻讓她很失望——
她手裏的本錢,隻能在蔬菜和雞蛋上做做文章,連倒賣糧食的可能都沒有。
總不能真跟大姑媽借錢吧?
做不感興趣,且沒有把握的買賣,借錢並不是明智之舉。
“姑娘,買捆韭菜吧,你別看它有點蔫,味道好著呢!自己種的,便宜賣給你”。
沈雪梅正在考慮是倒賣蔬菜?還是倒賣雞蛋?賣菜大嫂的吆喝聲打斷了她的思路。
看了一眼大嫂跟前擺著的韭菜,沈雪梅忽然想起小時候姥姥說過的一句話:“人再精,也不敢賣韭菜蔥”。
這句話啥意思?
就是告訴你,賣菜的生意,不是誰都能幹的,手稍微一鬆散,秤杆子如果不嚴謹,一天下來,就是不賠本,也得白忙活。
不敢賣菜,那就倒賣雞蛋?
沈雪梅剛才打聽過,雞蛋按個賣,一毛五分錢一個。她記得賈老太太說過,有人到村裏收雞蛋,出的是一毛二分和一毛三分錢的價。
這樣算來,賣一個雞蛋,能賺兩三分錢,如果一天能賣100個雞蛋,就能賺兩三塊錢。
這對她來說,倒是個本小的好買賣!
可是雞蛋從哪裏來?
一想起得走村串戶收雞蛋,沈雪梅瞬間泄了氣!
就她現在的名聲,不用說大官莊村的女人,就是十裏八鄉其他村的,也不一定把雞蛋賣給她。
80年代,雞蛋金貴著呢!誰家的雞蛋不是女人管著?
那些罵她“浪貨”、“破鞋”的女人,恨不能扒了她家的祖墳,能賣給她雞蛋才怪呢!
......
在西南角沒找到門路,沈雪梅又轉到集市的西北角。
這裏,一男一女的竹編生意正做得熱火朝天,沈雪梅看了,眼熱地差點噴出火來!
算了,算了,還是別看了,看多了回家睡不著覺!老太太的底線不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