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莊村所屬的長治鄉,有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鄉政府的西南邊,是大名鼎鼎的長治火車站。
這個位於兩條鐵路交彙處的火車站,在1985年,是個一等站,很多經過這裏的列車,都要在此停靠,而且最少停靠十幾分鍾。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雖然後世隨著公路運輸的發達,以及動車地鐵的普及,長治火車站已不複昔日的輝煌,但它在1985年這個時間點的地位,比那些位於地級市的車站還高。
魯東省的省會齊都,離長治火車站大約7個小時的車程,賈如竹一家早晨7點就坐上火車,下午2點才到達目的地。
寒風裏,賈文讚和表哥王燾在站台上足足等了半個小時,才等到小姑媽一家乘坐的那班列車進站。
“小姑媽、小姑父過年好!小姨、小姨夫過年好”!
表兄弟兩個看見賈如竹一家走下火車,大聲呼喚著迎了上去。
“文讚,王燾,你們過年好”!
賈如竹興奮地回應著侄子和外甥,一年沒回家了,她看見娘家人心情很激動。
“你們怎麼來的?帶沒帶交通工具”?
小姑父吳秉軒用大衣擁緊一對雙胞胎兒子,火車站到老丈人家20多裏路,沒有交通工具,他怕凍著孩子們。
“我們......我們是拉著平板車來的”。賈文讚怕小姑父嫌棄平板車,說話有點吞吞吐吐。
“平板車,好啊!在哪裏?走,我們過去”!
吳秉軒一聽來接他們一家的交通工具是平板車,不僅沒嫌棄,還挺高興。
平板車他當年下鄉時拉過也坐過,是個不錯的農用工具。
看小姑父好像不嫌棄平板,賈文讚不再糾結:“小姑父,平板車在站台外,我們幫你抱著小表弟吧”。
賈如竹的雙胞胎兒子還不到三歲,看他們走起路來跌跌撞撞有些不跟趟,賈文讚和王燾一人抱起了一個。
抱著神情萌萌,奶聲奶氣的小表弟,賈文讚才明白,為什麼奶奶要讓他們拉著平板車,帶著棉被接小姑媽一家,原來她怕凍著兩個小外甥。
站台外,賈文卓正披著棉被坐在平板車上,眼睛不停地東張西望,小姑媽一家怎麼還不來啊?再不來他就挺不住了!
賈文卓擁緊棉被,心裏不停地埋怨三哥——耍我是吧?坐在平板車上挨凍和在站台上等人有啥兩樣?
一看見小姑媽一家走出站台,賈文卓一把掀掉身上的棉被,像兔子一樣跳下車,一邊大喊著“小姑媽過年好”,一邊撲了過去。
賈老太太不愧是人老成精,她讓孫子拉著平板車接拖家帶口的小女兒,是眼下最好的交通工具。
吳秉軒和妻子一人用棉被包著一個兒子,坐在幹幹淨淨的平板車上,此時的心情和坐小車沒有二致。
老丈人家就這麼個條件,這樣的待遇,已經是接待他這個來自省城的女婿和小外甥的最高規格。
吳秉軒坐在平板車上很是心滿意足——丈母娘想事一直這麼周到!
賈文讚拉車,小姑媽一家開心的坐在上麵,王燾和賈文卓跟在兩邊,幾個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家了。
沒等賈如竹一家下車,賈文卓就歡呼著跑進院子:“奶奶,小姑媽到了,我們回來了”。
“回來了?快進屋暖和暖和,有沒有凍著你小姑媽和小表弟”?
賈老太太一聽小女兒回來了,第一個跑出屋來。
“爹娘,過年好!姐姐、姐夫過年好”!
賈如竹一進屋,放下行李箱拉著丈夫就給爹娘磕頭問安。
賈老爺子又要上演先前的戲碼時,被賈老太太再次製止住,她才不管小女婿是不是高幹子弟呢!
高幹子弟怎麼了?隻要娶了她的女兒,成了老賈家的女婿,就得按該老賈家的規矩來!
給爹娘磕頭問安後,賈如竹沒看見侄媳婦,便四處張望:
“雪梅呢?怎麼沒看見她”?
“小姑媽,我在這兒呢”!沈雪梅正在廚房燒水,聽見小姑媽找她,連忙來到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