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雇人把竹編做成規模經營(2 / 2)

賈老太太嗔了老頭子一眼:“一群人聚在一起,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賺到大錢!當年你不是就那麼幹的嗎?怎麼老了就沒膽量了”?

啊?

老太太也太拽了吧?!

這話真不像是從一個80年代的農村老太太嘴裏說出來的,此時是不是應該有點掌聲?

沈雪梅真想“呱唧,呱唧”地給老太太鼓掌——老太太這腦瓜,若是在後世,妥妥的大BOSS思維呀!

沈雪梅覺得賈老太太這樣的人才,生活在80年代真是太屈才了。

“爺爺,奶奶說得很對,單憑我們兩個,一個月累死累活最多能賺四五百塊,要是十個人或者二十個人呢?你仔細算算這筆帳”。

沈雪梅覺得,有時間得給老爺子上堂團隊合作課,讓他懂得團隊的重要性,明白團隊的力量遠遠大於個人力量。

“雪梅,別和你爺爺囉嗦了,雇人的事就這麼定了!你好好合計合計,雇個人一個月要給多少工錢”。

賈老太太獨裁專製慣了,一點都沒理會老頭子的想法。

要給多少工錢?

沈雪梅現在已經對80年代的收入和工資水平有了具體了解——工人工資平均在40塊左右,一個泥瓦匠大工,一個月下來,頂多能賺六七十塊。

在農村,誰要是一個月能賺到70塊以上,家裏人會把他當菩薩供起來。

“奶奶,一個人一月上滿26天工,給他們發100塊工資,多出來的天數,在原工資的基礎上多加三分之一,你看怎麼樣”?

沈老板在自己身上慣會摳搜,在別人身上大方著呢!

雖然她是個愛錢的錢串子,但也不想過分壓榨別人,雇個工人一月幹滿30天,給100多塊的工資應該可以了。

“給多少錢你自己做主,你覺得合適就行”。

自從沈雪梅展現出賺錢的天賦,證明了自己的本事和能耐後,老太太從來不幹涉她的決定。

她又不是慈禧太後,幹嘛要垂簾聽政,惹孫媳婦厭煩?

“那好吧”!得到奶奶的首肯,沈雪梅懸著的心放下了。

在這個摸著石頭過河的80年代,她的想法的確有些大膽,她還擔心老頭老太太都不同意呢!

誰知道,老太太竟然這麼痛快地答應了,和開明有見識的人交流就是容易。

不過,在事情拍板前,老爺子的麵子還是要適當照顧一下的。

雖然他對老伴的話向來唯命是從,但也不能降低他的存在感,以後還指望著他“統領三軍”呢!

“爺爺,奶奶的話您有沒有意見?沒意見的話,咱就這麼定了吧”?

“咱家的事,都是你奶奶說了算,她說怎麼辦咱就怎麼辦”!

賈老爺子最男人的一點——

是從來不跟老婆爭高下,論輸贏,所有話都聽老婆的,一切事都按老婆的路子走,是他對老婆子最大的尊重和體貼。

再說了,老婆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家庭好,自己高興還來不及呢,為啥要嗆著她?

“雪梅,你確定一下,要先雇幾個人?趁著這幾天沒啥事,我出去聯絡聯絡,把人給你領回來看看,具體事你跟他們講”。

賈老爺子從老伴同意做竹編生意那天起,就默默開始做準備了,收拾廈屋,整理工具,這些他都想在沈雪梅前頭。

有生之年,能拾起當年的手藝,重操舊業,再圓心中的竹編夢,對他來說是世界上再開心不過的事!

他沒想到沈雪梅要雇人把生意做成規模經營,要不他早就考慮好該雇的人選了。

老爺子知道,大官莊村上了年紀的人,雖然大多都有竹編手藝,但真正的好手並不多。

他能看中的都是自己當年帶出來的徒弟。

那些徒弟都是周邊村莊的,離大官莊並不遠,從他們當中挑選十個八個的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