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縣政府,沈雪梅收獲不小。
一是租竹器廠的事有望解決,二是拉近了和周縣長的關係。
她告辭的時候,周縣長把對她的稱呼,由“沈雪梅同誌”改成了“你這個丫頭”,稱呼上的改變,證明周縣長已經從內心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晚輩。
再次被縣長大人賞識,沈雪梅並沒覺得自己有多牛逼。
憑借著重生的先知先覺,她可能比普通人厲害一點,但她並不是天才。
來到這陌生的80年代,她要保持謙虛的心態,邊學邊幹,才能盡快融入這個時代,才會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乘風破浪,抓住自己想要的。
......
鄭秘書不愧是周縣長的得力幹將,沒用多長時間,他就把長治竹器廠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也搞明白了沈雪梅的事到了鄉鎮企業局卡在哪一環。
“長治鄉那個竹器廠是50年代後期成立的,由政府出資創辦,屬集體企業。劉鄉長覺得租給沈雪梅是件好事,一來可以增加政府收入,二來可以解決勞動力問題,他彙報到鄉鎮企業局後,趙局長一開始說問題不大,局裏研究研究就給他答複,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被趙局長卡了下來”。
鄭秘書把了解到的情況,客觀公正地彙報給了周縣長。
“這個趙顯亮,又想搞什麼鬼名堂”?
聽完鄭秘書的彙報,周縣長的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
國家正在大力推行承包製,在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國有企業都可以承包,鄉鎮企業閑置著的廠房,為什麼不能租給個人使用?
改革開放這麼久了,一個鄉鎮企業局的局長竟然還這麼死腦筋,辦事還這麼拖遝,周縣長真是不能理解。
如果領導幹部都像趙顯亮這樣不作為,墨水縣的老百姓以後還怎麼信任政府?
“讓趙顯亮馬上到我辦公室來”!周縣長神色凝重地吩咐鄭秘書。
趙顯亮接到鄭秘書的電話時就有點心虛,走進周若男的辦公室時,腿肚子都有點打顫了。
麵前這個勤政愛民,公正無私的女縣長,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鐵麵人物,她輕易不發火,一旦發起火來,就夠人喝一壺的。
今天把他請到辦公室來,想必是知道他以權謀私,公報私仇的事了,那個叫沈雪梅的鄉下姑娘,原來有點來頭。
趙顯亮腸子都悔青了,真是家有惡婦,夫禍不遠,如果不聽母老虎的話,今天不至於這麼戰戰兢兢。
“趙局長,長治鄉那個閑置已久的竹器廠,要租給一個叫沈雪梅的姑娘,有什麼問題嗎”?
周縣長說話從不拐彎抹角,她喜歡開門見山,這也是她為什麼喜歡沈雪梅的原因之一。
“這......這......應該沒什麼問題,局裏正在研究”。
趙顯亮支支吾吾。
“這麼點小事,你們要研究多久?這樣的辦事效率,你們鄉鎮企業局的那幫人,是不是該拍拍屁股回家賣紅薯了?
周縣長差點在趙顯亮麵前拍了桌子:
“國家一直倡導‘讓經濟歸位,把農村搞活’,作為一個鄉鎮企業局的局長,你知道農村有多少長期閑置不用的廠房嗎?不知道就罷了,有人要租用,你還研究來,研究去,一直拖著不辦,我真不知道你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
周縣長雷霆一怒,沈雪梅的事便順利解決了。
周宇又給沈雪梅捎來消息,劉鄉長讓她再去一趟鄉政府,有些事還要再溝通。
再次見到沈雪梅,劉鄉長客氣地有些過分:
“沈雪梅同誌,竹器廠可以租給你了,都是我們鄉政府辦事不周到,給你帶來若幹困擾。這幾天我們安排人把竹器廠打掃清理幹淨,下周一你就來簽合同吧,廠房的租金是一年4000塊,合同一年一簽”。
“謝謝您,劉鄉長,不過,租金我可以先交半年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