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上老賈家這樣的租客,沈奶奶老兩口晚上睡覺笑醒好幾回。
租金給得漂亮不說,孩子們還個個顏值高,說話做事也很有教養,一口一個爺爺奶奶,叫得老兩口心裏樂得好像開了花。
他們雖然孫子孫女都有,可一年到頭見不上幾麵,有也等於沒有。
沈雪梅和小叔小姑子在院子裏又說又笑地進進出出,給老兩口孤獨寂寞的生活增添上一抹亮色。
他們忽然覺得,這熱熱鬧鬧,有老有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樂日子。
“沈奶奶,周爺爺,我奶奶請您今天中午過去吃飯,我們兩家一起慶祝喬遷之喜”。
第二天,剛吃完早飯,老兩口就接到邀請。
賈老太太是個做事講究,注重儀式感的人,請房東吃頓飯,不僅表示尊重,還可以增進彼此間的感情。
“好呀!我們一定過去,你奶奶真是個講究人”!
看著蹦蹦跳跳跑過來邀請他們的賈文卓,沈奶奶樂得合不攏嘴,既然住到一塊了,以後兩家人免不了禮尚往來,他們就不必客氣了。
氣度不凡的賈老太太給沈奶奶老兩口留下的印象很好,和她說了沒幾句話,沈奶奶就感覺出她不是個一般人。
果不其然,一上來她就這麼講究。
中午的酒席,賈老太太準備的很豐盛,12個拿手菜擺了滿滿一桌子。
酒席上,房東和租客兩家人其樂融融。
周爺爺愛喝兩口,由賈老太太推杯換盞地陪著,喝得很盡興,沈奶奶不喝酒,便由賈老爺子和孩子們陪著聊天吃菜。
都是坦誠實在人,一頓飯下來,兩家人處成了一家人:
“老姐姐,今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有什麼話盡管開口,能辦到的,我們老兩口會鼎力相助”!
不苟言笑的周爺爺,老臉笑得像菊花。
“謝謝大兄弟,有用得著你們的地方,我自然會開口”。
賈老太太也不和周爺爺客氣,她是見過大世麵的人,知道怎麼拿捏分寸。
應酬上的事,賈老爺子很少摻和,他的任務是做好家裏的後勤工作.
吃完飯,他又去了竹編廠,那是一家人的命根子,他得幫孫媳婦看緊了。
全家搬到鄉上住,既方便了家裏每個人,還提高了生活質量,開闊了眼界,賈老太太非常佩服沈雪梅這個英明決定。
“雪梅,搬到鄉上來真好”!
自從搬到鄉上,賈老太太的日子過的悠哉悠哉,她有好些年沒這麼開心舒坦過了。
首先,買東西要比在村裏方便多了。
她每天會挎著菜籃子到鄉上的菜市場轉轉,有看好的東西就買上點,時間來得及還會去竹編廠巡視一番。
其次,她的精神世界得到極大滿足。
嘉美竹編廠生意紅火,長治鄉和周圍村莊的人哪個不知?
孫媳婦是長治鄉漂亮又有能力的“農民企業家”誰不曉得?
憑借竹編廠和孫媳婦的名聲,賈老太太儼然成了菜市場的“明星”級人物,她挎著竹籃子在那裏一出現,就會有人互相指畫著說:
“看,那就是沈雪梅她老婆婆”。
她到肉攤上割肉,賣肉的會一邊堆起笑臉大老遠就招呼她:“大娘,您又來了”!一邊在最肥最好的那塊肉上,狠狠割下一刀口遞給她。
在人們無比羨慕的議論聲中走過菜市場時,賈老太太雖然表麵上平靜如常,內心卻感慨萬端——老賈家啥時候這麼出人頭地了?
賈老太太做夢也沒想到,她能有今天這等榮耀!
而這樣的榮耀,卻是那個漂亮能幹,為老賈家默默付出的孫媳婦帶給自己的。
......
沈雪梅帶著全家在鄉上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馬超英在村裏還沒回過神來:“老賈家這麼快就搬走了”?
馬超英很失落。
情敵帶著一家人遠走高飛了,她和自己的土皇帝爹再想對他們做點啥,就沒有那麼名正言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