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患難之交(1 / 3)

晉獻公,姬姓晉氏,名詭諸。晉國曲沃人,晉武公之子,是晉國的第十九任國君。晉獻公的正宮夫人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叫申生,被立為世子。後來正宮夫人因病去世,晉獻公一直沒有再立正宮,所以晉國夫人的位置一直空著。除了世子申生,晉獻公還有兩個兒子,是晉獻公率軍攻打北狄部落時,北狄人為了求和,就獻給晉獻公兩個美女。這兩個美女是親姊妹倆,狐姓。姐姐生一子,取名重耳;妹妹生一子,取名夷吾。後來,晉獻公又率領一萬精兵去攻打驪戎。攻克驪戎後,晉獻公又從驪戎部落帶回一對姊妹花,姐姐叫驪姬,妹妹叫少姬。驪姬生一子,名叫奚齊,少姬生一子,名叫卓子。驪姬年輕貌美,天資聰穎,很會討晉獻公喜歡,於是晉獻公就把驪姬封為正宮夫人。

驪姬看著兒子奚齊一天天長大,有心想要奚齊頂替世子之位,於是就暗中收買了晉獻公的兩個寵臣梁五和東關五,又和晉獻公寵愛的戲子施私通,四人經常偷偷密謀,設計陷害世子申生和重耳、夷吾幾位公子。

老臣狐突見晉獻公外信佞臣,內寵驪姬和奚齊母子,對世子申生越來越疏遠了,知道晉國必遭大亂,於是就托病在家,不再一上朝。

晉國的南麵有兩個小國家,一個是虞國,一個是虢國。虞國和虢國緊緊相連,而且兩國的祖先都是姫姓,所以兩個國家世世代代友好共處,相互依存。虢國的國君醜,驕狂好戰,經常到晉國的邊境去鬧事,襲擊騷擾晉國。晉獻公對此很是惱火,決心要滅掉虢國。於是就向荀息問計說:“虢國多年以來經常犯我邊界,寡人打算率軍去把它滅了,你看如何?”荀息說:“虞虢兩國相互聯盟,友好共處,我若是去攻打虢國,虞國必救,若是去攻打虞國,虢國必救,我們以一敵二,勝算不多。”晉獻公一聽不高興地說:“這麼說我們連一個小小的虢國也奈何不了?”荀息沉思了一下說:“臣有一計,不隻滅了虢國,同時還能得到虞國。”晉獻公一聽這話立刻又來了精神,急忙催促道:“大夫有什麼好計策,快快說來。”荀息說:“要去攻打虢國,就必須經過虞國,主公可派人去虞國借道。”晉獻公說:“虞國和虢國關係親密,他怎麼會借道給我們?”荀息說:“要想虞國借道,就必須以重禮去行賄虞國國君虞公,不然就很難把他買通。”晉獻公問:“用什麼樣的禮物?”荀息說:“有兩樣東西能保證讓虞公動心,隻是怕主公您舍不得。”晉獻公說:“是什麼東西?隻要能滅了虞、虢二國,什麼東西我都舍得。”荀息說:“虞公最喜愛的就玉璧和寶馬,主公您不是有垂棘之璧,屈產寶馬嗎?用這兩件東西行賄虞公,虞公必會落入我們的圈套。”晉獻公一聽不高興了,說:“這兩件東西是我的至寶,豈能送給他人?不行!”荀息笑著說:“我就知道主公舍不得。可是虞公如果得到了這兩樣重寶,必定會借道給我們去攻打虢國,虢國失去了虞國的援助必然滅亡。虢國既亡,虞國還能存在嗎?所以主公不必擔心,這玉璧和寶馬不過隻是讓虞公暫時保管一下而已。”大夫裏克說:“我聽說虞公身邊有宮之奇和百裏奚兩個賢臣,二人十分精明,恐怕他們會勸阻虞公的。”荀息說:“虞公既貪又蠢,縱有良臣相勸,他也不會聽從。”晉獻公於是就交出二寶,讓荀去行賄虞公,借道伐虢。

荀息來到虞國,將玉璧和寶馬獻上,虞公一見喜笑顏開地說:“這兩件寶貝真是世上罕見,人間少有。說吧,貴國有何事相求,我一定盡力而為。”荀息說:“虞公真是爽快之人。是這樣的,虢國一再侵擾我國邊境,我們主公忍無可忍,想要教訓一下他們,所以想要借道於貴。如果這次出征僥幸取勝,所有戰利品全部歸貴國所有,我們願與貴國永結盟好。”虞公聞聽說道:“好說,好說,區區小事,何勞大夫如此重禮。”宮之奇在一旁急忙阻止說:“主公萬萬不能答應借道。虞虢兩國相互依存,猶如唇齒相依,唇亡則齒寒,如果虢國亡了,我虞國就會孤立無援,一旦外敵來侵,虞國焉能自保?”虞公怒聲說:“晉君不惜重,派人來與我結交,我何惜這尺寸寬的道路?再說晉國比虢國強大十倍,失去一個小小的虢國而結交一個強大的晉國,這有什麼不好?你且退下,休得多言!”宮之奇正要再次相勸,百裏奚在身邊扯了扯他的衣襟,示意他莫在多言。退朝出來後,宮之奇向百裏奚埋怨說:“你不但不去勸阻國君,反而將我攔住,是何用意?”百裏奚說:“向愚蠢的人進忠言,就象將珠寶丟棄在路上。關龍逢被夏桀所殺,比幹之所以被商紂王所殺,不都是因為他強進忠言嗎?我看你也很危險啊!”宮之奇歎了口氣說:“唉,我看虞國難逃亡國之禍啊!”於是就帶著家人離開了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