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來揚州,總共帶了5部電台,我自己留用了2部,其餘3部都早已分別配置在東門、西門、北門三個方向負責偵察。接下來陸續接到3部偵察電台報告,說東門和北門兩個方向的清兵和大量民夫正在向西門方向靠攏,西門外的大量民夫也正在向西門外的清軍戰鬥部隊靠攏。這樣看來,我估計南門的清兵和民夫應該也同樣正在向西門方向靠攏,不用問清軍這是要集中兵力和我們死磕。此次多鐸大軍南下,對外號稱二十萬之眾,其中三萬是滿洲精銳騎兵,五萬是降兵部隊,剩下十幾萬是民夫,雖然民夫沒有多少戰鬥力,但是被當作炮灰衝在最前麵消耗子彈的能力還是有的。
剛才和西門外的清軍進行了一場激戰,根據現在地上還躺著幾百具沒有來得及被抬走的屍體和幾百個重傷員,考慮到應該還有一部分死亡和重傷的清兵已經在戰鬥中被抬走,因此我分析剛才的那場激戰總共造成清兵死亡和重傷達一、兩千人,然後按照輕傷員的數量是死亡和重傷員數量的三倍計算,那麼輕傷的估計有三、四千人,因此,我估計剛才這場激戰共造成清軍傷亡大約五千人,其中失去戰鬥力的也就是死亡和重傷的大約一、兩千人,而剛才這場激戰消耗了大約30萬發子彈炮彈。我們這次離開根據地時總共攜帶了300萬發子彈炮彈和6萬顆手雷,在六天前也就是四月十八日晚上為了火柴的事情而向南門外的清兵示威,當時我不想和清兵發生流血衝突,所以為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震懾效果,我命令230挺重機槍各發射了3000發子彈,也就是已經耗費了69萬發機槍子彈,加上今天的激戰耗費的30萬發,因此目前還剩下大約200萬發子彈炮彈和6萬顆手雷。今天用30萬發彈藥造成了清軍傷亡大約五千人,如果按照這個殺傷率,那麼剩下的200萬發子彈炮彈和6萬顆手雷應該隻夠造成清軍傷亡三、四萬人,連應付十幾萬民夫都不夠,更不用說應付五萬降兵部隊和三萬滿洲精銳騎兵了,因此我趕緊朝揚州西門城頭大喊,告知清軍正在往西門集中,要求立即放我們進城。
結果聽了城頭上的回答我才知道,由於在清軍開始攻城的第二天也就是四月二十日的晚上,城內總兵李棲鳳和監軍副使高岐鳳二人帶領城內的主要兵馬出城降清,因此為了杜絕再次發生這樣的開城投敵事件,此時揚州各個城門的門鎖已經被用鐵汁焊死,門洞已用巨木巨石封死,因此城門不是短時間能開啟得了的,而且城門極其笨重,開門和關門都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在關閉城門的過程當中就極易造成敵軍尾隨蜂擁入城,而此刻幾萬清軍就在附近,因此也不允許開啟城門放我們入城。聽完之後,我心說這就沒有辦法了,不是咱不想救揚州城的老百姓,實在是救不了啊,而且此刻西門外的清兵和民夫已經聚攏有七、八萬人了,如果等清軍的二十萬人全部趕到西門,我們就走不了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那麼應該往哪裏突圍?往西是我們來的時候走的路,但是前麵是七、八萬清兵和民夫,而且接下來會越聚越多,能否殺開一條血路還不一定,就算能殺開血路也必然給清軍造成重大傷亡,那樣隻會讓清軍在攻破揚州城之後的報複更加瘋狂,因此往西突圍不可行,南門外是長江天塹,咱沒有船,所以從南門方向突圍肯定不行,那麼就隻有從北門方向突圍了。此刻,突圍是戰略企圖,往北突圍是戰術企圖,這些都是不能輕易暴露給清軍的,否則將招致清軍更加瘋狂的堵截,因此我趕緊命令兄弟們往西開進,做出進攻的架勢,以我槍響為號,我槍響之後,有敢阻擋者一律格殺。我心想,兄弟們這一走,估計後世曆史上所載的揚州十日屠城和史可法的遇難都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我朝西門城頭上大聲說:“在下無能,不能搭救揚州的父老鄉親,請受在下一拜。”然後我朝城頭上的揚州百姓鄭重抱拳,深施一禮,頓時城上一片哭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