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家,齊縣第一豪門,亦是三晉大地數的著的大戶.龍家大院地處三晉盆地,位於齊縣城東北20裏處的龍家堡村,距省城平原100餘裏,,附近方圓百裏的田地工場都是龍家的產業.
龍家大院始建於大金鹹隆年間,後又在大金同知、光旭年間多次增修,時間雖跨越了兩個世紀,卻保持了建築的渾然天成。龍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築。四周高達10餘米的全封閉水靡磚牆內,院與院相銜,屋與屋相接,鱗次櫛比的懸山頂、歇山頂、硬山頂、卷棚頂及平麵頂上,都有通道與堞牆相連。全院以一條平直甬道將6幢大院分隔兩旁,院中有院,院內有園。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門窗、橡簷、階石、欄杆等,無不造型精巧,匠心獨具。院內磚雕,俯仰可觀,脊雕、壁雕、屏雕、欄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鳥獸、琴棋書畫為題材,各具風采。
天色漸黑,在幾盞路燈的照耀下,書寫著龍府二字的黑色鎦金體牌匾高懸在拱型堡門之上清晰可見.門前的一對石獅子前,幾個身穿褐色軍服的軍漢手持步槍昂首挺胸地站立著,槍口的刺刀在夜色下泛著寒光.龍府的中心建築金玉堂燈火通明,傳來一陣陣的喧嘩聲.此間大廳裏擺放著十幾桌上好的酒席,上麵是各地的美酒佳肴.隻見上百人正在飲酒作樂,還傳來嫋嫋的絲竹之音.
大廳中央的一桌酒席正座上,有一個六十幾歲,發須蒼白的老者,滿麵紅光的在四周敬酒,他就是龍府的老爺,名德海,字孝機.龍家祖居齊縣,早年不過是有幾畝薄田的小康人家.其太祖龍仁傑在鹹隆十年以一間小小的銀號起家,經過幾代人百餘年的精心打理,終於成為擁有便布全國十三省,二十七間分號的大金三大錢莊之一的瑞和錢莊.不過最讓老爺子開心的還是自己在不惑之年才得的一子,要知道昔日因為膝下無子他可是不知道愁白了多少根頭發.老來所得的這個麟兒不僅從小聰敏活潑,且智慧過人,以三歲稚齡就能通讀百家性和三字經,七歲能曉四書五經,十一歲就得了秀才的功名,被晉中百姓喻為文曲星下凡.不過此後,兒子卻一頭紮在農夫工匠堆中,搗鼓些希奇古怪的西洋玩意.老爺子本來寄望他能夠金榜提名,光宗耀祖,也好讓滿身銅臭味的龍家沾上點書香門第的氣息.失望中的老爺子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就是不見兒子有所悔改,最後也隻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他去了.這個龍家小子倒也不簡單,短短五六年的時間,竟然給他搞出了諾大的名堂來,僅一個合成染料廠,每年帶給龍家的收益就不下兩千萬銀元,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出口到了海外.這個生意不但來錢快,而且還是全國獨一家的買賣.說的也是啊,這大金國的人除了會知乎者也,有誰知道在有機結構理論下,進行煤焦油的綜合利用開發.這世道,有錢才是硬道理,老爺子後來也想通了,不讀聖賢書就不讀吧,翰林出身的陸鍾奇大人還不是靠我龍家的財力支持才當上這個晉省巡撫的.
“各位,今日是我三晉工商總會成立三周年之際,本官在此借花獻佛,敬大家一杯.祝願各位生意興隆,財源茂盛,也好為朝廷為百姓多多出力.”
穿戴著二品官服的新任晉省巡撫陸鍾奇站起身來祝酒.
眾人見狀也紛紛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客氣一番才一飲而盡.陸鍾奇放下酒盅,坐回到太師椅上,感歎起來:現值時勢多艱,人心浮動,亂黨滋多,人心不靖.真可謂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各地的亂黨煽動愚民抗租抗賦,抗納漕糧,還向地主大戶搶糧,以至進城搶米.鄂,淮,蘇,奉等省又連年災荒,時有暴亂民變.更兼所謂的革命同盟在背後推波助瀾,大金朝國勢惟艱啊!還望各位能鼎力相助,早日繳齊今年的稅賦,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陸大人,如今我晉省雖說還算太平,但也是靠著新興的工商業在支撐著局麵.自星元1901年,朝廷和八國聯盟締約,每年各省額外攤派就達二千萬兩之巨,晉省一年上繳朝廷的稅賦就達三千五百萬兩.不錯,如今我省的工商業資本確實也算是雄厚,但問題是洋人用*的方式奪取了大量的工礦,在航運,鐵路,礦業,棉紡織業的投資也大迅速增加.我們不僅要麵對外來資本的壓力,還要應對朝廷名目繁多的各項賦稅,實在是力不從心.”說話的是三晉最大的煤礦業主祥生商號的老板劉永貴.他的祥生煤礦是大金國最早使用機器開采的新式煤礦,去年的開采量達到了一百五十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