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冶帶謝婉清找的是俠盜鄭龍的後代。
鄭龍其人不壞,他本是閩越的漁民,都是因為貧窮所累走上了匪路。
閩越一大半臨海,大半個地界都是淺海灘塗,除了漁民出海捕魚,再無其他營生。隻要海上發生幾次風災和海潮,許多漁民就失去了房屋,甚至是生命。
而朝廷公布的海禁令更讓這些漁民雪上加霜。本來附近琉璃的倭人會以物易物和附近的漁民交易生活必需品。海禁令一下,倭人無法換到物資就開始搶劫沿海漁民。
在閩越王尚未入閩之時,閩越不過是個蠻荒之地,常年亂世,官衙無法進剿。當地漁民除了麵對天災還要抵抗人禍。
鄭龍有次出海捕魚,與十幾名漁民卻被附近的海匪給劫持了。海匪船上不止有鄭龍這樣的漁民還有一些商人。
海匪把他們悶在船艙裏,不得自由還要被海匪打罵,好不可憐,又無可奈何。
一日,還是刮起打發,趁著船隻搖擺不穩,海匪點了幾個漁民一起幫忙之時,鄭龍趁機解綁了其他漁民商人的繩子,仗著自己有點身手,便帶人反擊海匪。
大夥為了活命隻能不要命的拚命,最後倒是自救成功了。
經曆過這事後,鄭龍不想再任人宰割,他團結了一些漁民合夥做起了海盜。
平日裏大家一起捕魚,遇到其他海匪,就跟著海匪對幹,戰敗的海盜也投靠了他們,久而久之,他的手下竟然也有幾百人。
畢竟當海盜在家鄉還是被人看不起的,於是鄭龍在一處叫合灣海峽的地方,找了幾座島嶼落草為寇,當起了海上的霸王。
後來新朝建立,那時的閩越王,也就是無冶的爺爺與開國皇帝一起出生入死的情分,被安排到了閩越地界畫地為王,在他的治理下,建立起水師,整頓剿匪,閩越才慢慢開始繁榮。無冶的爺爺還見過鄭龍幾次,有心招安他,但是還是被鄭龍拒絕了。
再後來,閩越日漸富饒,新帝為了防止閩越王養兵,朝廷公布了一係列的海禁令,打破了沿海的平衡,水師不得出海,商人不得海貿,海賊海盜海匪又日漸猖獗起來。
閩越水師不得出海,外海便是倭人和荷蘭人的天下,好在鄭龍幾代經營,根基頗深,倒是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
因鄭龍極少參與打劫之事,商人走私多選在合灣交易,鄭龍隻抽些他們的稅收,倒比出海被打劫的合算。荷蘭人不止海盜,也有官方出來交易的商人,在合灣能買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便通常選擇在這落腳。
久而久之,合灣倒成了無人能管的城市,說不好聽點,便是自立為國也是可以的。
鄭龍沒多大野心,他不過也就是想著讓跟著他的人吃飽喝足就是。合灣眾島嶼,客棧集市商店均有,島民們會還會說各種番話。
除了閩越的人,恐怕大漢沒有幾人知道合灣的繁華。
若是閩越王真有不軌之心,與合灣合作,再好不過。可惜閩越王一家的忠心,皇帝看不見,反而日夜防備閩越之地造反,用婚事拿捏閩越王。若是哪天真反了,也真是皇家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