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顯雛形濟民書院(1 / 2)

劉雋得到了盧植和劉德然的應允之後,欣喜不已,急忙命人準備,自己親自去選地,準備建造學舍。

劉雋在涿縣北邊,發現一條河,名曰桃水,緊挨著桃園,劉雋於是將學舍定在這裏。

劉雋命人運輸木材石塊來此,又調城中工匠百名。

如今正是秋忙,百姓都忙於收割糧食,沒有足夠的人。

劉雋於是在盧植的建議下,收攏各地流民,給予糧食工錢命他們一起幫忙建造。

這樣既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也解決了各地流民的饑飽問題,更是收到了一大波聲望。

劉雋看著一天天建造起來的學舍,心情大好,與盧植,劉德然聚於亭中,

“恩師,如今學舍雛形已成,待來年開春便可完工了。”

“嗯。”

“子安,你可曾為學舍取名?”劉德然看向劉雋問道。

“此處日後還要仰仗恩師大儒的名聲,我為幽州吸引人才名士,還請恩師賜名?”

“你小子,還算記上我了。”盧植笑罵道。

劉雋笑著不語。

“子安,你既為漢室宗親,又心係百姓,如今亂世將至,你可有何誌向?”

盧植盯著劉雋正色說道。

劉雋收起笑臉,舉起手中酒杯,“說來恩師可能和族兄不信,我曾做過一個長夢。”

“什麼夢?”劉德然在一旁好奇問道。

“我曾在夢中到達一個國度,那裏沒有戰亂紛爭,沒有地主豪強壓迫,百姓衣食無憂沒有人會被餓死,沒有人會被凍死,官民相親,何其盛哉!”

盧植兩人聞言眼前一亮,也很是向往,

“若世間真有此地,當是人間仙地。”

劉雋眼前漸漸浮現起了後世的現代生活,高樓大廈,高鐵飛機……

劉雋微微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如今我之所願當建此盛世,讓百姓安居富足,讓我大漢強大輝煌。”

“而今要達成我之所誌,非一朝一夕,非我一人之力可成。”

“當集天下誌同道合之人,曆經多代人的努力而成。”

劉雋說完,抬頭看向天空,負手而立。

盧植和劉德然二人看著劉雋,眼中閃閃發光,內心當中也是十分向往,被劉雋所表現的氣魄所震懾。

“好。子安有此大誌,我願助你一臂之力。”

“我自知我的才華不及你帳下沮公與和田元皓幾人,但願在此為你教育人才,祝你成大業。”

劉德然對著劉雋一拱手說道,

“今日,我便拜你為主。”劉德然說完對著劉雋便是一拜,“主公,受德然一拜。”

“族兄,你我乃是親族,何必如此見外?”劉雋笑著上前扶起劉德然。

“哈哈哈哈,好啊,你這小子,就把我身邊唯一的一個愛徒給撬走了?”

盧植佯怒說道,

“恩師說的哪裏話,我不也是你的愛徒嗎。”

“而且您和族兄盡在學院中教書時常見麵,閑暇也可以一起討論學識,鑽研經典。”

“嗯,這也是。”盧植說道。

“剛剛咱們說到給書院起名,我正好想起一個名字,正和你之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