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子龍歸劉曹*奇怪的看了郭嘉一眼,訝道:“孫策死了,江東暫時無人能繼承大業,為何奉孝反而一臉的擔憂呢?”
郭嘉歎道:“我擔心的是袁紹和馬騰。袁紹一直暗中連接孫策共同攻打許都,隻是孫策一直不肯,現在孫策已經死了,袁紹可能會不顧一切盡起大軍進犯官渡。最怕是馬騰趁機進犯長安和洛陽,甚至截我們後路。”
曹*點頭道:“奉孝看得很準,你的擔心很快就會成為事實。”
郭嘉憂心重重的道:“按照主公的精兵策略,現在我們的總兵力在二十四萬,雖然無一不是精銳之師,可是袁紹若傾巢來犯,可動員的兵力最少在七十萬。馬騰的西涼兵一向以勇猛著稱,兵力接近三十萬,加上韓遂的十五萬大軍,隻是一方就不易抵擋。”
曹*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逐漸擴大,變為仰天大笑,狀極歡暢。
郭嘉不解的看著曹*,直至曹*收住笑聲,才道:“主公什麼事如此開懷?難道你認為他們有什麼可以利用的破綻嗎?”
曹*沉聲道:“奉孝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是袁紹和馬騰都有足夠的力量進犯許都,可是為什麼直到今天,許都仍然沒有受到任何襲擊。”
郭嘉思索道:“長安和洛陽都是天下聞名的堅城,就算馬騰兵力勝過我們,也絕對不敢全力攻打長安。袁紹則顧忌公孫度從後襲擊,加上白馬之戰損失慘重士氣低落,所以不敢輕起戰端。”
曹*笑道:“奉孝的分析很有道理,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
顧忌精神一振道:“我忽略了什麼?請主公賜教。”
曹*正容道:“袁紹和馬騰也是互相顧忌。”
以郭嘉的智慧仍然聽得摸不著頭腦,不解道:“他們兩人天南地北,會有什麼顧忌?”
曹*搖頭道:“你若想聽明白我的話,必須站在袁紹和馬騰的位置去看事情。雖然在我眼裏他們算不上我的強勁對手,但是你必須承認他們都是知兵的人,更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凡事必然從大處著眼,否則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不論誰先發動與我們的戰爭,主動權都會落在對方手裏。所以他們都在等著對方先出手,好做收漁翁之利。”
郭嘉憂愁盡去,笑道:“一切都在主公意料之中,這麼說我們才是得利的漁翁。”
曹*大笑道:“我就讓他們看看誰才是最有資格統一天下的人。我們就陳重兵在長安震懾馬騰,我親自率軍八萬在官渡迎擊袁紹。”
郭嘉失聲道:“八萬?那豈非僅僅是袁紹兵力的十分之一?”
曹*從容道:“戰爭講的是智慧和謀略,說到這兩點,何時才輪到他袁紹?袁紹今次大舉進犯官渡,不但失天時,更失地利,且缺人和,而最後一失,更是他敗亡的要素。隻要我們能擅加利用,可令袁紹的勢力土崩瓦解,而我們則可以趁機統一中原。”
郭嘉壓下激動的情緒,沉聲道:“請主公指點。”
曹*從容道:“我們這兩年沒有經曆大規模的戰爭,人口和農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洛陽、長安附近今年得歲,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糧食充足。袁紹卻連年征戰,加上苛捐雜稅,人民不斷逃亡,沃野荒蕪,生產荒廢,剛擊敗了公孫瓚,還沒有除掉公孫度,陣腳未穩,在時機未成熟下大舉用兵。白馬之戰的時候,公孫度就蠢蠢欲動,這一次更不會放過機會,此為失時。”
接著悠然道:“袁紹勞師遠征,戰線拖得太長,官渡周圍的城池都在我們的手裏,袁紹根本沒有可以補給的地方,隻能依靠冀州長距離供應。七十萬大軍耗糧極多,隻要我們成功燒掉袁紹的糧草,他的七十萬大軍將不戰而潰,此為失地。河北人口不足千萬,兵員卻超過百萬。還有很多是東拚西湊,又或強征而來,戰鬥力似強實弱。袁紹手下謀士將領派係眾多,更有很多人存有異心。這是不得人和,我得而彼失。所以隻要我們針對此點,施行分化離間之策,不但可盡悉對手布置虛實,還可謀定後動,一舉擊破袁紹,去我北方大患。”
郭嘉心悅誠服的道:“屬下受教,那我們是否應和他正麵對決?”
曹*唇角逸出一絲笑意,淡然道:“當然。此戰宜速不宜緩,若讓袁紹站穩陣腳,因為兵力懸殊,我們難逃敗局。我們沒有資本打一場持久戰,因為馬騰還在虎視眈眈。我要讓馬騰還沒有決定是否出兵之前就擊潰袁紹,馬騰將永遠失去進犯長安的機會。”
劉備果然如關羽所料,於黃昏時分趕到他們等侯的路口。三兄弟緊緊擁抱在一起,神情激動。
糜甘兩女都是眼含熱淚,強忍著撲入劉備懷裏的衝動。
關羽向張飛打個眼色,張飛會意道:“我們是否應該去這裏最好的飯館大吃一頓,慶祝一下我們兄弟重聚?”
關羽鼓掌道:“好主意,我和三弟先去定下酒席,等待大哥和嫂嫂。”
劉備當然知道他們是借故離開,好讓自己慰藉兩位嬌妻,心中升起溫暖的感覺。
關羽和張飛兩人走後,糜甘兩女再顧不得矜持,哭著不顧一切的撲入劉備懷裏,嬌軀仍不住抖顫,摟著劉備死死不肯鬆開。
劉備愛憐的撫摸這兩女動人的粉背,心中感慨不已,柔聲道:“劉備一介凡夫俗子,能得到兩位夫人垂青已經感激不盡,我卻沒有好好保護你們,讓你們擔驚受怕,實在是愧對你們的情意。”
甘玲一把捂住他的嘴,嗔道:“我們姐妹從沒有怪過夫君,你當人家是小氣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