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天開始,兵士們每天早上六點鍾起床,圍著島跑三圈,一圈七裏地,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跑三圈,幾乎每天都有人因為受罰多跑一圈。上午最輕鬆了,二百人抽簽分組躲貓貓。最先被發現的十個人和一個人也找不到的人第二天早上要多跑一圈,而且第二天都不能參加抽簽,而隻能成為躲藏者。下午是遊泳、騎馬和擒拿格鬥,每場勝負都計入排行榜。晚上文化學習,重點是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的名篇和孫子兵法以及史記等。除了這些就是算術,雖然宋朝時早就有了九九乘法表,但這些當兵的會的卻不多。黃毅勳並不教自己的這些部下二十一世紀的知識,而是教他們一些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最推崇的古代文化知識。他並不想用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文化知識強行改變中國的曆史,而是想讓中國回到自身的發展方向。他一直認為,這一方向被女真和蒙古強行改變了。他也不想向自己的部下灌輸民主自由的思想。他自己從來就不認為人是生而平等的,而是認為人是生而不平等的。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具有和別人不一樣的身份,以後的機遇也與別人不一樣。世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但是,他的部下聽了他的話也並不沮喪。因為他接下來說的卻是‘亂世出英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每個人的曆史都是自己寫的。有的寫在了自己的日記裏,有的寫在了自己家族的家譜上。也有人把自己的曆史寫進了縣誌府誌,而嶽飛的曆史注定是要寫進國史的。“如果我們幹的好,你們和我都將作為世界上第一支專門的情報部隊的一員寫入曆史。可以說,我們大家正在創造曆史。”
一個月後黃毅勳悄悄來到嶽飛的官邸。兩人見麵後免不了一番情感交流。“恭喜大哥建節。”嶽飛微微頷首:“特務隊訓練如何?”“已進行完第一階段。正準備開始第二階段訓練。我今天來是想向大哥討一個命令。請大哥宣布我手下二百人為逃兵,下令各部一經發現,立即抓捕歸案。”“嗯,這倒是一道不錯的試題。到時我讓親兵押解他們歸隊。”“多謝大哥,小弟告辭了。”
黃毅勳辭別嶽飛後,帶著兩個炊事兵開始大采購。其實黃毅勳完全可以讓手下自己去采購,他帶著他們也是想看一下鄂州的市容。嶽飛治下的鄂州是南宋除臨安和建康外最繁華的都市。江淮河漢獨占其二,天下沒有哪個城市能象鄂州這樣擁有如此眾多的舟船。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市,黃毅勳突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嶽飛麵對十二麵金牌不是不敢抗命,而是不願抗命。他不願抗命不是因為忠君,而是因為愛國愛民。他不願讓國家分裂,更不願讓黎民百姓承受離亂之苦。嶽飛受教於孔孟又沒有受教於程朱,豈是愚忠之輩?嶽飛若不能割據荊襄,糧草豈能為繼,糧草不繼又如何繼續北伐?黃毅勳看著身邊擁擠的人群,他知道,嶽飛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他治下的這些百姓受戰亂之苦的。
中午時分,黃毅勳回到了島上的訓練營。“隊長回來了!”士兵們歡呼著到岸邊迎接。黃毅勳看的出,有的士兵走路已經搖搖晃晃了。“隊長好!”“搬東西吧。”看著士兵們興奮的樣子,黃毅勳微笑著搖了搖頭:“這幫家夥,原來是看在食物的份上。”
下午,黃毅勳開始了對部下第二階段的訓練--都市生存。他要求隊員們用十天時間準備,十天後通過測試的分組進入鄂州城訓練。在動員會上他宣布了幾點注意事項:一是分文不帶,憑本事在城中立足,堅持一個月者通過訓練。二是嶽家軍已宣布他們為逃兵,一旦暴露身份就可能被抓,被抓到者將會被送回島上。三是隻有通過訓練的人才能成為特務隊的正式成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你在城裏從事什麼職業,隻要生存一個月就是勝利。所以我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十天時間裏盡可能多學一些本事。另外我告訴大家一個學習的竅門。隻有四個字:看,試,想,練。仔細看,大膽試,多想訣竅,常練習,熟能生巧。什麼都不會不要緊,也許你身邊就有高手,趕快拜網他們為師吧。能學多少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