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題目(1 / 2)

在第二場的考試中,除了一道經義題,還多了兩道律法題和三道算學題,題量比較大。照舊由兩名衙役分別舉著兩塊牌子在考生麵前停留一會兒,再走向下一名考生。

好在需要作文章的隻有經義,其餘兩者給出答案即可,也花不了太多時間。

蘇惟生一邊做題一邊還在納悶,“怎的一次比一次簡單?難道夫子的經驗有誤?”他抓緊時間做完題,便用完飯食離了考場,用時比上一場還少。

眾考官都驚呆了,看過他的答卷之後,一個個俱是駭然,“這……”

心下紛紛道,“博陽府出了個神童,還是寒門出身的神童!”

若不是他們親眼見知府大人出題密封,接到戶部命令後又重新改了考題,自此與身邊之人一步未踏出過府學,定會以為泄題了。實在是,蘇惟生簡直讓人驚掉了下巴!

律法題倒也罷了,稍有些見識的先生夫子都會讓學生早早研習,以備日後為官之用,畢竟哪怕補缺做個衙門書吏,也不能不熟知律法。

可算學呢?平日商家與賬房學的那點理賬本事,隻能說是“賬目學”,與科考和傳統的算學並不可同日而語。

前段時間戶部以“實用”為由,重新提出加大算學比重,熙和帝已經允了。杭知府自然也不能公然違背聖意,出題時便多加了兩道算學題,去掉了原本準備的試帖詩。

隻是自太祖崩逝後,算學便每況愈下,隻有世家子弟,家中或有不忘太祖遺風的長輩深愛此道,傳授給子孫。平民出身的學子,那水平比起出身好的可就差遠了。

將試帖詩改成算學題時杭大人還為寒門學子擔心來著。可……可這小子他……他居然全對!

蘇惟生可不知道眾考官的百般思量與疑慮,來到門口廊下時雨已經小了許多,原本讓他活動手腳的地方還多了幾排長凳,想必是給先交卷的考生們歇息用的。

蘇惟生坐下來摸摸鼻頭,“難不成是上回衙役大哥們覺得我走來走去,有礙觀瞻?”

這回等了許久才有第二個考生出來,仍然是嶽西池,隻是比上回晚了許多。

這人看見他坐在那裏百無聊賴的樣子,頓時就跟見了鬼似的,“你出來多久了?”

蘇惟生終於見著個能說話的人,頓時揚起笑臉滿腔熱忱地答道,“大概……一個時辰多一點吧!”

“……”嶽西池半晌無語,兀自沉默良久才艱難地開口,“那幾道算學題,還是挺費工夫的。”

“是嗎?”蘇惟生一頭霧水,不就是把《九章》中的題目彎彎繞繞地改了個說法換了點數值,算法還是一樣的,他一眼就看出來了,能費什麼功夫?

去年看《綴術》時,他還與蘇茂謙幾個調侃過換湯不換藥呢!

嶽西池抬頭望了望天,再看他一臉輕鬆的樣子,隻恨不得抓起地上濕答答的泥土一把糊在蘇惟生臉上。

強自忍了半天才咬牙切齒地問道,“那你說,那三道題的答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