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大喜事,很少有不長眼的會說出不中聽的話來,隻有蘇二老爺家的蘇惟聰看著滿堂熱鬧小聲嘀咕,“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不過轉眼就被他爹蘇正才嗬斥幾句,忿忿不平地閉了嘴。
蘇惟聰說這話的原因,蘇惟生是擺完宴那天晚上才知道的,這不最近幾日都忙嘛,蘇正德就忘了跟他說。
那會兒還在五月裏,蘇老爺都還沒進府城呢!
蘇惟智進了楊家還改了名的事,最終還是被村裏人知道了。全家人都被蘇惟智叮囑過,不能將這事外傳。可別忘了,家裏還有個小蓮呢,那十八般武藝一上,蘇正宗哪還記得長子的話,一快活就把事情一股子倒給了美妾。
小蓮心裏可不就盤算開了麼——“萬一那大兒子回家來,那還有我跟兒子什麼事?”
她進蘇家之前便與蘇正宗相熟已久,如何不知時時被他掛在嘴邊的蘇惟智當年是何等聰慧,如何被全家寄予厚望。
可那小子眼下已在楊家有了一席之地,將來兒子有了這樣一位大哥的幫襯,何愁沒有前途?一時隻覺左右為難,隻好先暫時按捺住,想著等日後看看再說。消息倒不是她傳出去的,卻也與她有著莫大的關係。
蘇惟智沒有小蓮那等顧慮,早便琢磨好了。
自一家子重逢後,蘇正宗便三不五時找上門與兒子重敘父子之情,蘇惟智也極為配合。
沒過幾日,便給蘇正宗在鎮上又找了件差事——到一戶姓李的鄉紳家坐館,負責給他家的小孫子啟蒙,每月三兩銀子,此外還有四季節禮。
蘇惟智是這麼說的,“如今家中不比從前,雖有兒子在楊家支應,到底要瞞著外人,花起銀子來也是諸多不便。倒不如爹應了這件事,一來家中進項有了正經來處,二來爹住在鎮上,也可同兒子一起多結交些人脈,對弟弟以後不會有壞處。”
蘇正宗自得了小兒子後,也多了為兒子打算的心思,並不想坐吃山空,每月三兩銀子的待遇著實算不錯了。
他心知肚明,若不是蘇惟智推薦,人家還不一定要他呢,畢竟這十裏八鄉的秀才童生還是不少的。
聞言自然歡歡喜喜地應下了,還讚兒子,“幾年不見,我兒更加穩重了,連你弟弟的事也考慮得如此周全!”
蘇惟智隻靦腆道,“爹不怪兒子不能回家盡孝就好。”
盡孝?他蘇正宗如今不缺兒子,就缺靠山,有長子在楊老爺跟前,何愁不能重新過上幾年前的逍遙日子?說不得比當初還風光幾分哩!
卻沒料到過了十來日,李家下人就著急忙慌地找到了清水村——
“原是小少爺身子不適,大夫開完方子正準備走呢,蘇童生就咕咚一聲倒地上了!眼下還在家裏躺著呢,現下已是起了高熱,您家裏不拘太太還是奶奶的,總得去個人伺候,這要有個三長兩短的……”
眾人一聽,哪裏還顧得這下人說話好不好聽,蘇老頭夫妻忙不迭的就帶著錢氏去了清和鎮。
小蓮本也想去來著,可蘇老頭想著到了鎮上少不得要蘇惟智打點的,哪有不帶人家親娘,反帶個妾室的道理?
到了李家,不光李家請的大夫在,蘇惟智也早早帶了楊家的府醫等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