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兒還是太祖在位的明曙三十九年。
剛及弱冠的皇太孫蕭延懋(mao,四聲)率大軍親征安南,在大獲全勝後的返程途中,被刺身亡。
定國公瞳孔猛縮,“皇太孫?”
“不錯,”太夫人點頭,
“都說如今這位陛下是先帝親自教養,不過是他給自己臉上貼金罷了。昔日的皇太孫才是真正由太祖和先帝一手帶大、全力培養的繼位人選。能文能武,英明果決,性情爽朗,十五歲便被太祖親封為皇太孫,是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
夏禮青道,“可史書上不過寥寥數語……”皇太孫蕭延懋,明曙三十四年得封太孫,明曙四十年薨,上追封為“昭和太子”。
太夫人冷冷道,“史書,也就用來騙騙年輕人而已。當年的文武百官,誰不仰慕昭和太子的風采?若非天妒英才,如何輪得到蕭延思爬上皇位!”
蕭延思正是熙和帝的名諱。
蘇惟生道,“您說昭和太子弱冠之年出征,那麼,他的死應該與當今無關吧?”
太夫人歎了口氣,“蕭延思的生辰,正是昭和太子的死忌。”
在座所有人都懂了——許多人都把蕭延思當成了昭和太子的轉世。
昭和太子被刺身亡,查來查去,最後卻查到了早已臣服大魏的赤炎部落頭上。
太祖震怒,派兵將赤炎部落首領那一脈盡數誅滅,而後一病不起,一年後撒手人寰。經過一番腥風血雨,先帝繼位。
“而在太孫薨逝不久,先帝便將側室高氏所出、還未滿周歲的蕭延思抱到了當時的太子妃宮中撫養。太子妃痛失愛子才不久,以己度人,不忍高氏與蕭延思母子分離,從不阻攔他們相見。隻是她未曾料到,蕭延思會受他生母的影響如此之深。”
先帝繼位時已四十六歲,因此甫一登基,便有朝臣奏請立太子。先帝以喪子之痛為由,敷衍了過去。但舉朝上下都明白,先帝在等蕭延思長大。
“昭和太子轉世”之說,一夜之間便甚囂塵上,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卻深信不疑,就此入了心。
“先帝何等睿智之人,如何會相信這等無稽之談?”先帝駕崩時定國公已經二十多,深知這位帝王英明神武,頗有漢武之風。
太夫人目露悲憫,“昭和太子是嫡長子,先帝與江太後一向愛若珍寶,要他們如何接受好好的兒子就這麼沒了?相信轉世之說,好歹能得一點慰藉。”
蘇惟生心中一動,覦了蘇正德一眼,卻見他擰緊眉頭,似乎正在思考太夫人所說之事,不禁暗暗鬆了口氣。
夏禮青忙問,“那後來呢?”
“蕭延思越長越大,先帝卻發現無論長相還是智慧,他與昭和太子都無半點相似之處。三歲啟蒙後,當時的顧太傅告訴先帝,皇十二子資質平庸。先帝是果決之人,立刻明白蕭延思並非長子轉世,一顆慈父之心便冷了下來。但當時江皇後養他三年,早已有了感情,或者說把蕭延思當成了一種精神寄托,先帝憐惜發妻,便沒有強行將他送回高氏宮裏。”
“太夫人所說的顧太傅,可是娶了昭陽郡主的那位?”蘇惟生想到了何軒母親的娘家,京城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