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文會(1 / 2)

“張兄?”

眾人循聲一看,卻是個二十歲左右的男子,清瘦挺拔、一身絳紫鑲銀邊流雲紋的錦袍,讓他隻略有幾分清秀的容顏看上去說不出的尊貴雅致。男子身後還跟著幾個人,都是書生打扮。

張嘉樹忙拱了拱手,“趙兄也來了?”

來人正是蘇惟生兩年前初次進京時在青雲樓見過的趙懷瑾,與那會兒的意氣風發相比,此時的他顯得更加從容內斂。

趙懷瑾笑著道,“老師此次受邀主持此次文會,我跟過來打打下手。”

張嘉樹聞言露出欣喜之色,“許久不聞杜大儒的消息,不知他老人家身子如何了?”

蘇惟生與蘇茂謙對視一眼,原來趙懷瑾是杜大儒的弟子?

趙懷瑾含笑道,“還不錯,”隨後看向張嘉樹身旁的蘇惟生等人,“這幾位是?”

張嘉樹立刻為兩邊做了介紹,雙方客客氣氣地見了禮,而後趙懷瑾便以找杜大儒為由,告辭了。

張嘉樹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感歎道,“趙公子幾年前接連拿下了小三元和解元,才名動天下,若是再將明年的會元狀元收入囊中,就是大魏頭一個連中六元的大才子了!再加上趙大人與杜大儒門生的扶持,往後青雲直上必不在話下。”

蘇惟生心下也是感歎連連,自己是新瓶裝舊酒,兩世為人才千辛萬苦地考了個舉人。

趙懷瑾卻在十七歲時便已連奪四元,更是今科呼聲最高的狀元人選,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天才呢!與此人比起來,自己在博陽的神童之名根本可以忽略不計!

眾人又就著這個話題聊了幾句,文會就要開始了。

托張嘉樹的福,蘇惟生一行人都得了個位置坐,大部分人都隻能站在外圍觀看。

蘇惟生掃了一眼,發現林傑與顧征的座位就在己方的斜對麵。

似是察覺到了他的目光,林傑朝這邊望過來,目中露出一絲挑釁。

一樓已經安靜下來,三位主持者一同落座,杜大儒居中,傅翰林居左,宋夫子在右。

而後杜大儒走到大堂正中央,吟唱起祝酒詞。

“這位杜大儒是山東杜家如今的家主。杜家在前朝出過好幾任宰相,本朝建國以後雖未再為官,在文人之中的地位卻不容小覷,”張嘉樹低聲為白修竹解釋,離得很近的蘇惟生幾人自然也聽見了。

前朝的宰相?蘇惟生極力回想,倒真想起了這麼個人,慶隆帝初登基時的宰相,可不就是姓杜麼?

杜相清正自持,為人剛正,在朝中風評極佳。隻是後來在改革稅製之時與慶隆帝政見不合,無奈之下告老還鄉,教書育人去了,據說在民間極受追捧。

末帝亂政之時,重回朝中的杜相的後人看不過眼,曾上書阻止,隻是末帝一意孤行,還將小杜相廷杖之後罷了官。

自那以後,杜家便無人再入朝,但杜家人的風骨卻深受世人敬佩,雖未為官,卻無人敢輕視他們。

蘇惟生暗忖,傳說太祖深厭世家,禁止其後人入朝為官,究其真正原因,怕是忌憚如杜家這樣的前朝世家在民間以及文人中的影響力吧?

隻是,杜大儒竟出自那個杜家,難怪趙尚書肯讓趙懷瑾拜他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