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印象(1 / 2)

過得一時芸香就來回話,“幾位少爺,琛奶奶走了。”

蘇茂謙忙問,“怎麼樣了?”

芸香忍住笑意把事情說了一遍,才回去向何氏複命。

曹承沛立刻擠眉弄眼,“好啊,你小子也學聰明了!”

蘇茂謙老老實實道,“是惟生叔說,有事就找伯祖母。”

蘇惟生毫不吝嗇地豎起了大拇指。

何軒有些好奇,“茂謙,你啥時候這麼敏銳了?”

連曹承沛之前都提議過去酒樓慶賀一番,隻是被他和蘇惟生製止了而已。

蘇茂謙方才已聽何軒複述過那個考生的故事,這會兒還有些後怕,聞言便擺擺手,

“敏銳什麼啊?我自來不喜歡張揚,你們又不是又不知道。中個進士而已,又不是中狀元,如此大肆慶賀,怪不好意思的。”

曹承沛道,“你這也算歪打正著了。”

蘇茂謙靦腆地笑了笑,轉向還在寫寫畫畫的蘇惟生,“惟生叔,你在寫什麼?”

蘇惟生遞給他一張紙,“拿回去各寫一篇文章,回頭送來給大伯父看看。”

蘇茂謙接過來一看,上麵有十二道題目,關於賑災、貪墨、政令通達、與外族通商和農業的都有。

“這是?”

曹承沛歎了口氣,摟住他的肩膀,“這是那三個沒人性的出的題目,老老實實寫吧。”

三個沒人性的,指的自然是蘇惟生、嶽西池與何軒。

昨日榜單出來之後,嶽西池就過來了一趟,與他們商議了一下殿試有可能出的考題。

蘇惟生道,“殿試由皇帝親自出題,我覺得不會脫離這幾個方麵。最有可能的就是政令通達。”

蘇茂謙十分詫異,“今年隴西貪墨案鬧得這麼大,很有可能的不應該是前兩項嗎?”

蘇惟生但笑不語,“你記著就是了,離殿試還有幾天功夫,加把勁。”

於是後麵幾天,蘇惟生幾個都在奮筆疾書。

蘇正良每日下了衙,等待他的就是一堆文章。

好在他並沒勞累多久,二月二十八就到了。

殿試在太宸殿舉行。

因為要麵見皇帝,不能殿前失儀,這一日天剛蒙蒙亮,蘇惟生三人就起床,換上提前準備好的貢士服,互相看了看,確定沒有不妥之處才出了門。

殿試是黎明時分入場,經過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一係列流程之後,這才把殿試題目發了下來。

各人的位置是按照會試時的名次排的,趙懷瑾身為會元,坐在第一排最中央,與金鑾殿上的熙和帝正好相對,蘇惟生與嶽西池則在左右兩邊。

趙懷瑾和嶽西池麼,熙和帝是知道的,前者是趙尚書的長孫,名動京城的才子。後者是恩師寧老太爺最喜歡的外孫,倒沒想到是這麼一位芝蘭玉樹的翩翩公子。

然而他最好奇的,卻是位居第二的蘇惟生。無他,年紀太小了。

一般來說,讀書人六七歲啟蒙,讀《三百千》打基礎就至少要花兩三年時間。然後把四書讀通,接著是五經,總得用個六七年吧。

這時候才能去參加童試。

如果府試能一舉得中,十六七歲的童生已經十分有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