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早知道朝廷不會給的那麼輕鬆,但滇池王也著實沒想到,皇帝竟用輕飄飄的一句“時年收成欠佳,花城本是滇池王屬地,當自給自足”就把他給打發了!
接到文書的那一刻,滇池王心裏就燃起了熊熊怒火。
十七萬大軍,吃的喝的用的能是一個小數目嗎?
當年太祖封父王為滇池王,雖說的確有幾分讓花城自給自足的意思在,但誰都清楚,沒有朝廷的支持,光憑一個花城的收成,滇池王拿什麼養那麼多人?
難道要吃空餉嗎?
滇池軍的確在滇池王麾下,可歸根結底,守的還是大魏的關口啊!
二十年前木那交趾進攻盈駟關,難道為的隻是占領一個花城嗎?
往年朝廷不是沒有缺糧的時候,可少了誰也不會少了邊關的。他知道西北在打仗,花費甚巨,也明白皇帝對他心有芥蒂,可這是軍國大事!
不說糧食,連兵餉也一個子兒也不肯送來,可見皇帝的心思!
滇池王站在書案後,目中已滿是冷意,
“這些年木那和交趾太安分,每逢歲貢時期都老老實實上交,京城那些人怕是早已忘了二十年前的血淚,忘了整個西南百姓被屠戮的慘狀!黔地、蜀地和滇池,難道不是大魏的國土嗎?”
當年他不過弱冠之年,花費多少力氣,耗了多少心血才把木那和交趾打痛了。
可如今皇帝竟為一己私怨過河拆橋,逼著他縮減駐守軍隊,想把滇池軍從大魏的版圖上抹去!
因先帝的殺祖母之仇、殺父殺兄之仇,他對熙和帝的確有不滿,也樂意往京城伸一伸手,讓熙和帝焦頭爛額,可他從沒想過將花城乃至整個滇池、整個西南拱手送給外族!
滇池軍一旦顯出頹勢,木那和交趾難道會視而不見嗎?象兵的實力不容小覷,一群餓著肚子的兵如何能敵?
不過是知道了一個秘密,皇帝就要滅了整個滇池軍嗎?
羽先生皺起眉頭,伸手撿起地上的文書,一目十行地看完,而後深深籲出一口氣,“上次皇帝大病一場,身子愈發不如從前。朝中請立太子的聲音越來越大,聽雁歸講,皇帝似乎也動了心,估摸著想給未來的皇太子留個太平盛世,所以才會如此迫不及待。”
“雁歸提出清查隱田原本是想轉移皇帝的注意力,可範伯寅竟一反常態,聯合常、顧兩位閣老共同上書,讓皇帝對王爺先下手為強,皇帝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持,自然更加有恃無恐。”
雁歸是羅涉江的表字。
常、顧二人肯與範伯寅結盟,無非是想讓皇帝忙起來,不再清查隱田針對世家。
誰能想到,皇帝先前還為那事大病一場,如今才過多久,竟就這麼聽了呢?
滇池王冷笑道,“當了這麼多年皇帝還沒個主見,跟個牆頭草似的,可偏偏軍餉還得指望他,真……”
羽先生無視最後那幾個粗鄙的字眼,提醒道,
“王爺,扣押軍餉隻是第一步,若是王爺再次上書,想必皇帝更有借口削減滇池軍。西北那邊你來我往遲遲打不出個結果,不知要花多少錢糧,西南卻已有近二十年未起戰事,怕是皇帝一提,朝中讚成的人還不少。雁歸雖有心,卻不一定能攔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