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先生福至心靈,“王爺,這法子不錯啊!”
他想到的則是另一層,這些年軍中各將領都是互相聯姻,姻親關係盤根錯節。
若長期下去,讓高層將領們擰成一股繩,恐怕會讓滇池王很被動。
羽先生忙向滇池王使了個眼色。
滇池王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否則當初何必讓王妃給彭慕和關家少爺做媒呢?
隻是想起幾年前彭家和關家鬧到那個地步,他還是有些顧慮。
滇池王把關家和彭家鬧出來的事兒簡單說了說,“恐怕他們不會輕易答應啊!”
蘇惟生卻道,“王爺請恕下官直言,這幾家家中妾室都不少,讓一個文武雙全、家世出眾、本就算低嫁的姑娘接受未婚夫拈花惹草、養一群妾室,還不能生出不滿之心,本就不大可能。”
“可換成武將之子卻不一樣。盈駟關附近女子本就少,將士們就算願意納妾,那人選也不好找啊,總不能往紅帳裏去尋吧?”
“即便有那麼一兩個納妾的,如任、關、周等家族出來的姑娘對妾室是見慣的,並不會如彭姑娘那般排斥。”
何軒也接道,“這幾家雖有人做官,卻最高不過六品,如今銀子不缺了,更渴望的無非是權勢。滇池軍中將領雖然管不到花城,卻也不能算無權無勢了,與他們聯姻,總比讓女兒嫁給商戶劃算吧?”
蘇惟生目中微閃,“不止姑娘小姐,就連幾家的下人,也不是不可以做媒。邊關十七萬將士,娶妻向來是個難題。底層士兵配個放出來的奴婢,還能順帶解決一下花城的人口問題。”
何軒靈光一閃,“夷人那邊也有不少女子,同樣可以配給將士們哪!花城地不缺,有了蘇大人到任以來的努力,往後定然也不會缺銀子,可這糧食、茶樹、桑樹總得有人來種。”
“咱們還可以定一個鼓勵措施,比如每嫁給一個邊關的士兵,可以酌情分多少地,減免一部分稅收,說不定下頭各個縣的村女都會動心。”
邊關的底層士兵為什麼娶妻難?聚少離多是個問題,有可能上前線性命不保也是個問題。
可最根本的問題是,有很多士兵都是滇池王從外地弄來的,在本地沒有田產。
做妻子的一個人守在家,光靠著兵丁那點微薄的補貼,吃喝都成問題。
萬一丈夫上戰場犧牲了,自己跟孩子連個保障都沒有,就靠那點子撫恤銀子能幹啥?底層士兵的撫恤銀子才幾兩銀子?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這等情況,就算是真愛也得猶豫一下好不好?
可要是有了這麼一條舉措,往後的日子就有了保障。
村女們從小幹農活幹到大,還真不缺這點種地的勁兒。有了土地,種點糧食自家能吃,種茶、種藥材能拿出來賣,種桑養蠶漅絲又是一條路子。
不會?沒關係,官府可以派人教。
而且沒有公公婆婆在,自己就能當家做主,痛快不?
盈駟關離得又不算遠,隻要不遇上戰事,男人隔三差五也能回趟家,說不得農忙時還能幫幫忙。
羅長史和羽先生對視一眼,都覺得可行。到時候人口多了,稅收就算免個一兩年,後頭不一樣能收嘛!
隻要不是目光太短淺的人,都明白這個建議對花城有多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