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惟生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原來牌位上的祖母盧氏的真實身份,竟是褚太妃的嫡親妹妹!
而這姐妹倆都是蘇正德親祖母的侄女,也就是說,不管怎麼繞,這個表弟他爹是當定了!
滇池王是什麼人,斷斷不會拿這樣的事來糊弄他們一家,關鍵是沒必要啊!
在花城,乃至整個滇池,誰不想跟滇池王扯上點關係,就那號稱花城第一豪族的任家,不一樣眼巴巴地把遠房侄女送進了滇池王的後院嗎?
就算滇池王有心拉攏,也有的是辦法,何必拿這事兒開玩笑?
其實仔細想想也說得通,小褚氏若真是忠毅公夫人的侄女,在定元四年那場風波中僥幸逃脫,當然要改名換姓。
而蘇佑十五歲離家,三十多歲才遍體鱗傷地回到家鄉,這中間的十幾年誰知道他去了哪裏?
如果是進了京城褚家當護衛,也說得過去啊!
隻是……蘇惟生還是想罵一句賊老天,無論從哪邊論,蘇正德這出身一般人那都是拍馬也趕不上,偏偏前三十年還受了如此多磨難,一家子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險些連命都丟了!
然後……偏偏在混出頭了、衣食無憂之後,又左一個姑母又一個姨母、左一個表哥又一個表哥地冒出來,老天爺這到底是要鬧哪樣?
早知道他爹出身這麼牛,他前些年那麼辛苦到底是為哪般啊?
回想起一家子每日從清水村走到縣城賣草藥,連鞋子都走破好幾雙的日子,蘇惟生簡直想大哭一場好不好!
怪不得他總覺得滇池王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來得莫名其妙,原來根子在這兒呢!
滇池王尋常見到的都是沉穩老道、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蘇惟生,何曾見過他如此生動的模樣?
隻瞧得樂不可支,“怎麼著?想清楚了?”
蘇惟生汗顏,“王爺深謀遠慮,下官自愧不如。”
就說這認親的時機……滇池王藏得可真夠深的!
滇池王笑了笑,“本王專程把你要來花城,雖說是為了花城內政,卻也有母妃想就近照顧你們一家的意思。從前有先帝的探子在,瞞著你們也是無奈之舉。君遠莫要怪本王才是!”
蘇惟生鄭重道,“當時的情形不容樂觀,王爺把下官要過來,必也冒了不小的風險……晚輩心中隻有感激,又如何會生不滿之心?”
這倒是實話,雖然剛接到旨意那會兒是有些不樂意,但來花城這麼久,眼看著一個窮苦的蠻荒之地在自己手裏變得欣欣向榮,兩輩子加起來活了七八十年,終於能憑本事為百姓謀福祉,受到身邊人發自內心的尊敬,蘇惟生的心聲,又豈是“自豪”二字能形容的?
若換了其他地方,不一定能有這麼順利。
試想一下,蘇惟生有個什麼主意還得向上頭稟告,上頭磨磨唧唧討論過後也不一定答應,更別提官場的明爭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