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映若有所思,“所以你認為,是先帝為了阻止寧國大長公主過繼,蓄意引導、甚至暗示定北侯和禮親王除掉二叔?”
蘇惟生徐徐吐出一口氣,“鄭伯父親耳聽到他二人的談話,定北侯抓到了禮親王穢亂後宮的把柄,逼他對鄭二公子下手。那麼,禮親王就不是奉了先帝之命。可是,定北侯又是如何知道禮親王穢亂後宮的呢?”
黎映遲疑著道,“權貴之家,能知道一些宮闈秘事也不足為怪吧?”
“倒也是,”蘇惟生琢磨了一會兒,“可怪就怪在,鄭二公子剛出事那會兒,鄭伯父和杭伯父多番查探都沒查出個所以然。後來鄭二公子一死、鄭伯父一逃,杭伯父一查就查到了禮親王頭上!”
黎映悚然而驚,“你是說,這是個連環計?”
蘇惟生點點頭,“借定北侯和禮親王之手除掉鄭二公子,再利用杭伯父對禮親王的恨意除掉禮親王!我原以為先帝是聽多了讒言才會對禮親王起疑心,以那件龍袍為借口賜死整個禮親王府。可是……如果先帝早有殺心呢?”
“皇帝的鑾儀衛中多是親貴子弟,要動手腳,定北侯叫誰去不行,為何偏偏要挑中禮親王?難道他手裏就沒有那些親貴子弟的一點把柄嗎?除非……他是奉了皇帝的命令!”
“所以我思來想去,隻有一個可能。先帝早知禮親王與後宮美人私通之事,卻隱而不發,授意定北侯威脅禮親王暗害鄭二公子,然後……一切就順理成章了!甚至連老定北侯,也是知情者!”
黎映眯起眼睛,“不錯,否則如何解釋那老家夥一聽我父親發現了真相,就迫不及待要滅口呢?能讓一個手握重兵的侯爺舍掉兩個兒子的,除了先帝,還能有誰?想必他早知二叔必死無疑,甚至知道先帝對禮親王的計劃,才會如此急於攔住我父親,替先帝掩蓋真相,令禮親王疏於防範!”
蘇惟生一時不知該說什麼,虎毒不食子,為了獲得皇帝信賴,老定北侯竟然如此狠心!
而杭氏若知道她此生的悲劇皆是拜皇家所賜,甚至是受她敬重的寧國大長公主的牽累,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再有,那一出接一出的借刀殺人——到底是誰在說熙和帝資質平庸?人家還真不是沒腦子,就是一次也沒用到正途上罷了!
黎映突然起身,麵無表情地道,“正事說完了,要不比劃比劃?”
還在為鄭風辭和杭氏的命運感慨萬千的蘇惟生:???
快樂的時間總是一晃而過,一眨眼,已到了遠慶五年春。
是時,“晉王帶著玉璽秘密會見西王”、“秘密會見遼王”、“秘密會見……”的消息仍在京畿附近傳播,但各路藩王已筋疲力竭,聯合各自最後的兵力對京城發起總攻。
朝廷的兵馬在這段時間也沒能休養生息,見他們打得厲害,也在定國公的建議下時不時偷襲一下這個藩王、騷擾一下那個藩王,……
總之,同樣死傷慘重。
最後在各路藩王集結兵力攻打京城之時,定國公、衛國公、祁將軍攜三大營剩餘兵馬一舉出動,曆時半個多月,殲敵無數。
在這其中,死傷最少、保存最完好的五軍都督府中軍大營立下的功勞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