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沈氏家族(2 / 2)

接著外公又問起了父親怎麼沒來,母親回答說是去建業了,要一些日子才能回來。三人坐下後,就聊了起來,沈鷹在一旁聽著母親三人的談話內容,講了一些這些年的經曆。

沈鷹也從談話中和加上推測出一些事情,原來是外公和那個張爺爺都是三國時代的名醫,有著“建安三神醫“之稱的董奉和張仲景,華佗也是其中之一。沈鷹根據談話的內容推測出來竟然是這個結果,心裏高興的喊了一聲,這下賺到了。也明白是為什麼這些年外公都在外遊曆,為百姓治病。

這次回來也是聽到女兒生下了孩子,而特意趕來看看母親和自己的。在來的途中碰到了世交的張仲景就相約而來了。這次回來也是主要想找一個隱修的地方煉製一些丹藥。

午飯後沈鷹在那裏想著自己現在應當學一些醫術,也讓外公收一些徒弟,將來必有大用。於是跑到董奉身邊,說道:“外公你在這裏多住一些時間吧!我也想學醫術。”為了能留下外公,沈鷹又爬在外公身上,用小手抓著長長的胡須弄了起來,一邊用上了賴功。

其實沈鷹這回用錯了方法,因為董奉和張仲景早在路上就想好了要在沈府共同研製一些藥方了。張仲景見沈鷹竟然小小年紀就會用計謀了,不由的笑道:“小鷹兒難道隻留外公而不留我這個爺爺嗎?”沈鷹一聽就知道張仲景在跟自己鬧著玩,那也就是說明外公肯定會留下了。

“誰說不留了,我要留張爺爺一輩子住在我家,好教我醫術。”沈鷹一說完,大夥就笑了起來。張仲景也笑道:“那就好咯,我也可以享一下清福了。”

母親讓外公和張爺爺在後院的獨立小院中住了下來,因為那邊比較清靜。住下後的董奉和張仲景就商量起如何為沈鷹培養強健的身體了,也就是一道艱苦的曆程要開始了。

而這時沈鷹還高興的想著自己就要可以學醫術了呢?

經過三天的準備,董奉和張仲景在後院架起了水缸。沈鷹和母親來到後院時,就見到滿地都是藥材,架起的水缸下也生起了火堆。沈鷹雖說是見識很廣了,可也沒看過要用一口水缸來熬藥的,不由的好奇的問道:“外公,那是幹什麼用的啊!”

外公笑了笑說道:“等會你就知道了。”說完後就繼續收拾著草藥。沈鷹見得不到答案,就朝屋裏的走去,進了屋就見張仲景既然在數著一些細小的銀針,於是就問道:“張爺爺用針幹什麼,不會是治病用的吧!”張仲景也隻是笑笑沒有回答,無聊的沈鷹就在桌子上看起了人體穴位的書起來,憑著超強的記憶力,沈鷹很快就記下了裏麵的內容。

看完書的沈鷹見,張仲景已經收拾好了銀針。正準備叫自己出去,沈鷹來到院子裏的藥缸前,外公就說道:“這個藥缸是為你準備的,我和你張爺爺是想讓你泡在藥缸裏麵,然後用銀針刺穴,這樣就可以激發人體的潛在能力和增強抵抗能力也可以是使身體更加強壯。但是一開始會很痛的,可要堅持下去。

沈鷹聽後,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並表示自己能行的。母親聽後忙叮囑要是不願意就不要了。沈鷹當下說道:“我可以的。”

沈鷹心中想道,如此的機會豈能放過,那怕是脫層皮也要熬下去。因為沈鷹知道力量才是保命的唯一方法。

就這樣沈鷹開始了人生的第一個苦熬,每天泡藥缸三個時辰,其餘時間讀書寫字,學習醫術,童年的生涯就在這樣的時光下度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