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日記裏的江濤(2 / 2)

吳月汐欣賞江濤的勇氣和執著,但心底也隱隱羨慕著他自由的成長環境。相比於江濤生來就是為了完成某種意義重大的任務,吳月汐則更像是來人間湊數的。父母不詳,唯一親近的外婆也早早離世,就連遇到愛情也沒幸福幾年,就無疾而終,到頭來還是孤身一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江濤怕她會想不開,所以才在失蹤後留下這麼一堆爛攤子,讓她一時半會沒空胡思亂想。吳月汐被自己這個荒謬的念頭逗笑,手卻沒停,繼續往後翻著日記。

“2067年,春

我找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人體機械化研究。人類擁有如此神奇的大腦,強大的情感甚至可以創造醫學奇跡,但人的生命機體又是如此脆弱,一點點傷害就可以破壞身體,讓人無力動彈。如果可以實現人體與機械的深度結合,我們是不是就能逐漸打破死亡的界限,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

“2070年,冬

很慶幸今年寒假,決定了提前返校。“

“2071年,夏

今天和李教授交流了很久,A大的生物醫學專業太強了,越是深入了解越覺得自己渺小。不過李教授說,我想要跨進這個領域,一定要堅持深造才行。因為我本科雙修是主醫學和副機械工程,他建議我研究生期間繼續主修機械工程,補牢短板。等考博的時候,再去深入學習生物醫學工程。”

這就是天才與普通人的差距嗎?吳月汐捶胸。

在別人還渾渾噩噩的時候,江濤不僅早就明確了自己的目標,還規劃好了路線。好家夥!小的時候思考死亡是什麼,長大了直接創造新時代。關鍵人家還差點兒就成了。吳月汐第一次如此直觀的感受到江濤是屬於科研的。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不是被誰推著入圈。他所走的每一步,仿佛冥冥之中都有安排。

從日記中,吳月汐知曉了很多過去未曾深究的問題。

比如趙天一是江濤研究生時期的學弟,而陳傑和趙天一關係更好,是因為他們本科就是一起學醫的同學。會邀請陳傑加入,是因為他是那一批生物醫學專業研究生裏唯一一個外校考入的。江濤說過,陳傑能從4區一路考上來,一定是個非常有目標和執行力的人。

再比如王語加入實驗室,其實是江濤拜托李教授引薦的。

而且江濤也不是一直都這麼穩重,也有天才的傲氣,也會害怕自己能力不夠。但是無論如何,他都從未想過放棄。

江爸江媽更是吳月汐從小就夢寐以求的那種父母。他們用無數的愛給予了江濤自由翱翔的翅膀。讓他能成長為一個獨立、強大又心懷柔情的人。即便是作為兒媳婦的吳月汐,也能從江爸江媽那裏體會到被家人疼愛的溫暖。

日記中的文字,拚湊成了一個更加鮮活、更加真實的江濤。記憶裏婚姻破裂的傷痛變得模糊,她撫摸著粗糙的筆記本,仿佛觸摸到了逐漸愈合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