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計平山陽(2 / 3)

在軍隊集結完畢後,聯軍統帥南山餘儉發出了全軍進攻的命令,雙方圍繞龍馬館展開激烈的廝殺。京南揚武手持紫竹畫鵲弓在城頭浴血奮戰但終究由於聯軍攻勢過猛,龍馬館外圍被攻陷多處,雙方在城牆內開始更加激烈的肉搏戰。南山餘儉見破城在際,不禁喜出望外,於是親自出陣,此時的南山餘儉身披紫花牛皮戰甲,頭戴黃竹盔,手執一柄三紋鐵砍刀,騎著一匹白馬,身邊帶著十幾個親兵,在城下耀武揚威。

經過一刻半的戰鬥,京南家的軍隊損失慘重,退入內城。京南揚武和兩個兒子在內城等著敵軍的繼續進攻,他一直在等湛台卻邪援軍的到來,所以他沒有采取很冒進的戰術,而是采取了消極防守的戰術。這種固守待援的效果究竟如何,他也不知道,他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運氣上了。

聯軍內部卻在是否繼續進攻上出現了分歧,南山餘儉作為統帥,當然希望攻克龍馬館這樣的武功能夠由他建立,而其他的鎮守一方麵希望軍能夠快速解決問題可以快點分到利益,另一方麵他們又不希望自己蒙受太大的損失,軍隊內部爭議不斷。

南山餘儉說道:“如果不能奪下全城,以京南揚武的個性,他怎麼可能和我們坐下來談判,如果他現在去向湛台卻邪求救,那麼我們的進攻不成了畫餅?”

而一直以善於投機聞名的袁南忠武則積極的表達自己的反對意見,“如果我們攻不下內城,或者湛台卻邪已經聽說這個消息,我們怎麼應對?且不說湛台卻邪現在手下的那些人,現在龍馬館裏的那個京南揚武是山陽無雙的猛將,我們能不能奪下內城都不好說,更不要說湛台卻邪可能出兵。”

“湛台卻邪現在剛剛整頓各縣完畢,短時間內無法調集太多的部隊,我們還是占據優勢的。所以,就算湛台卻邪出兵,我們也有能力在這龍馬館的地麵上將他擊敗。”

“哈哈哈哈,南山將軍是不是太小看湛台卻邪了,湛台卻邪為什麼一定要和我們決戰呢?他隻要攻擊我們的領地,我們的軍隊很快就會被斷了後路,如果我們失去了根基,將軍有多大的把握能管住屬下不背離自己呢?”

“現在城破就在眼前,我們放棄了這個機會就太可惜,如果我們不殺了京南揚武,我們之前取得的戰果也會付之一炬,我們眼看就要成功了,如果京南家滅亡,我們都肯定能得到好處,如果京南揚武不死,我們就白白耗費那麼多兵馬和錢糧。”

兩方似乎都說的有道理,於是本陣裏吵成一團,各方鎮守意見不一,爭吵不休。

此時,一直等待援軍的京南揚武見到敵人進攻暫停,同時由於各鎮守都在本陣開會導致陣容出現紕漏,於是京南揚武下令全麵反擊,發動突擊準備決死奪回外城。

失去了領袖的軍隊在這種全麵突擊下很快就敗退了下來,三十多個戰士和十幾名農兵被擊殺,這些農民對戰場的勝機判斷能力不強,對敗退卻有著超乎尋常的感知力,他們在京南家發動反擊的一瞬間就開始了敗退,而那些戰士則進行了抗擊但寡不敵眾,讓他們很快就敗退了下來,而最糟糕的是城外的軍隊由於沒有得到進攻的命令不能進行及時救援。

好不容易得到的外城就這樣又丟掉了。這令聯軍將領們大為意外,他們沒有想到這個京南揚武在這樣的戰鬥居然還有能力反擊。他們急忙返回到軍隊中,整頓兵馬,這花費了很長時間,因為從城內撤出來的潰兵讓城外也亂成一團。而京南揚武派出三十人決死隊更是讓這種混亂達到了巔峰,雨前州的軍隊沒有統一的戰甲,士兵進攻是跟著自己的兵隊長,兵隊長則是跟著主將出擊,這種突擊讓各鎮守之間的軍隊也分不清彼此,混亂中互相砍殺自己人的狀況不斷出現,各鎮守帶著自己的親兵往來反複衝殺多時,才將決死隊消滅並整頓好兵馬。但就在這段時間裏龍馬館外城已經被京南揚武修整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