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狂人該死(1 / 2)

劉真與王德這裏商議妥當,出了門庭去找劉焉,這一時劉真進劉焉府以不需通報,進門時,見劉焉正在擬文書準備上告天子,畢竟是一樁不小的功勞,劉焉見劉真進來,把文書望案上一放,喜色道:“後越,快來瞧瞧,這文書該如何寫?”

劉真依言將文書取於手中,但見其上寫著:“幽守劉焉,遇黃巾賊子犯境,舉兵討,破敵五萬餘,輜重無數,殲程遠誌,鄧茂,張亭,李顯四大方,臣之功,乃康正王後人劉真所建,特報請陛下,賜劉真官銜,輔佐漢室...”,看來尚未寫完,落款官印都未曾蓋上。

看完文書,劉真到也小小的動了一下心思,這劉焉該是看中了自己,若不然也不會將這麼大一個功勞推到自己身上。

卻一轉念間,也暗歎劉焉小老兒,野心全無,如今天下形式任誰也能看出點端倪,劉焉做了這麼多年太守,定也能瞧出,卻依舊如此保守,強征兵勇這樣的事都不去做,又怎能在這亂世之中站得住腳?

劉焉見劉真麵色飄忽,心內犯疑,莫非自己這攏人之術未曾見效?這劉真雖然有些本事,卻隻是布衣之身,自己將功勞推在他的身上,天子定會封他官爵,劉真如此聰慧,也定能想到此些,卻又為何麵上不露喜色?

雖是犯疑,劉焉也是默不做聲,將案上文筆整理一番後方才問道:“後越,我如此上報,你可願意?”

劉真忙一躬身,“太守厚愛,真感激不盡,隻是這等時分,卻不是邀功之時,穎川處有張梁、張寶作亂,比起程遠誌等輩,此二人要重上許多,真想領兵前去討伐,到時破了賊兵,又是莫大功勞一件,到那時在上報天子,幽州荒僻,太守也該進京都享福去了。”

這一句話,卻是說到了劉焉的心內,進京都做官,是劉焉早就有的心思,隻是十常侍作亂,尋常地方官萬萬無法進得京都,但若此時破了黃巾亂,如此大功,定會進京都做官。

思及於此,劉焉自是麵上生喜,笑道:“便是有了功勞,也是後越建的,與我又有何幹?”

劉真又是一躬身,“後越能有如此作為,多得太守關照,後越之功,便是太守之功。”

劉焉更是大喜,將令符隨手拿來,遞與劉真道:“既是如此,此令符便交於你手,如今黃巾賊在幽州內已成不了氣候,我便著你五千人馬,去穎川建功。另,我在著文書一封,將你身世說與皇甫嵩、朱俊聞之,若不然冒失而去,總有不妥。”

劉真心內暗笑,麵上不表,謝過劉焉,劉焉提筆草書,不刻便將文書擬好,遞與劉真道:“你且去準備一二,明日便起程,禍亂之時,隻有這文書怕也不妥,但叫毛平,鄧廣隨軍而去,皇甫嵩認得此二人,定不會懷疑你身份。”

劉真更是謝過,出身而去,至自己屋中與其餘人說起明日去穎川之事,王德心思緊密,聽劉真將前後說完,搖扇思了半晌,長歎一聲道:“後越兄,劉焉還是有些不信與你啊。”

劉真輕輕一笑,“信與不信,與我也無關係了,隻是可憐這毛平,鄧廣,就要死於黃巾賊冷箭之中了。”

王德一撇嘴,不在言語,剩餘人中,隻劉一明白劉真與王德話中意思,也是輕笑,不刻間整理好了行裝,也將近黃昏,簡單睡眠,一夜無話而過。

第二日,劉真眾人早早起了,收拾妥當,自有劉焉親自領著劉真去營房處點出五千兵馬,其中更有一千騎兵,看得劉真歡喜的不得了,連連稱謝,此時兵製,最差為雜兵,乃是牽製敵方弓箭的炮灰,其上有刀斧手,刀盾兵等等,除去專門負責保護主帥,不算兵製的精兵護衛外,便是騎兵戰力最強,這劉焉如此大手筆,到真是出了劉真的意料。

點完兵馬,劉焉宴酒辭行,那毛平與鄧廣也隨劉真一同離了涿郡,望穎川而行,毛平心思更密,行了不一刻,便近了劉真身前道:“後越,你這一行人中,怎的少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