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和親(1 / 3)

如今已是秋風蕭瑟的時節了,院中樹木的葉子落了一地,三兩個雜役正在清掃。廊下兩個身量不足十五歲的小丫鬟低頭交談著些什麼。忽然從房間內探出一個腦袋來,低聲喝道:“在主子跟前兒也敢嚼舌根子?!還不去外院候著,這裏頭也用不著你們了。”

兩個丫鬟連忙屈身應道,往外頭走去。

嗬斥她們的是三姑娘身邊的大丫鬟蘭枝,是打小就在謝家大房的三姑娘謝雲箏身邊伺候的,就連大夫人身邊的嬤嬤們對蘭枝也極為和顏悅色的,她們不過隻是三姑娘身邊的末等丫鬟,自然不敢不聽蘭枝的吩咐。

蘭枝教訓完兩個不懂事的丫鬟轉身回了房間,見謝雲箏蔫蔫的窩在羅漢床上,默不作聲的看著手中的書。外麵天已經黑了,仔細算算謝雲箏已經坐在這兒兩個多時辰了,莫說是吃些點心,就連茶水也沒有用一口,蘭枝有些心疼。

“姑娘可要用膳?“

羅漢床上那人聞言搖了搖頭,說:“不想吃,你也陪我在這待了快一日了,自個兒去用些吧.”

蘭枝自然知道謝雲箏為何如此。

三月前,漠北使臣來京覲見,說要替漠北王求娶大齊的公主殿下。說白了就是和親。若是放在 從前,大齊斷不會將公主送去偏遠苦寒的漠北,隻是自從兩年前大齊與西邊的西寧國打了一仗,這一仗整整打了兩年,大齊雖勝了,可到底也損失了些國力。

眼下不是該與別國交惡的時候。慶熙帝便應下了漠北使臣的請求,隻是卻在和親人選上犯了難。

慶熙帝子嗣並不算少,除去還未到年紀的公主,現下符合和親人選的待嫁公主便有三位,分別是皇後所出的三公主,淑妃的四公主,還有上個月剛及笄的五公主。這五公主生母不顯,生前隻是個婕妤,生下五公主後就薨逝了,五公主從小是在太後膝下長大的。

本來漠北來求親時,五公主還未到年紀,也輪不上她,可不知怎的,初到上京的漠北使臣突然一病不起了,和親一事拖著拖著便拖到了五公主及笄。

這要說隻是巧合,怕是沒人會信。

朝中上下接連上書要求慶熙帝選出位公主,言辭懇切,說公主自小受天下人奉養,享天下食祿,自然也要為百姓和大齊著想。慶熙帝看了這些奏章氣得砸了不少養心殿的硯台。

感情千裏迢迢嫁去漠北的不是你們的閨女,你們不心疼唄!

大臣接著上奏,說,說要是哪家臣子的女兒願意代替公主嫁去漠北,這也是可行的,陛下也可下旨封為公主隨使臣去往漠北。

這下子慶熙帝更氣了,名正言順的公主不肯嫁,卻要朝中忠心耿耿的臣子的女兒去嫁,這不是要天下百姓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是個自私自利的昏君嗎?既如此,後世史書又該如何評價他的做法? 一來二去,一向身子硬朗的慶熙帝居然病倒了。

在壽康宮頤養天年的太後聽見這個消息又驚又急,暈倒在了床上。如此,後妃公主們輪番去養心殿和壽康宮侍疾。五公主裴玉瑤見雙雙病倒的陛下太後,眼角的淚也不曾幹過。

一天深夜,太後傳召了五公主,宮人都被屏退在外,沒聽見太後與公主談了些什麼。隻是進去伺候時,兩位主子臉上都掛了淚。

第二日,五公主便去養心殿請旨嫁去漠北。

第三日,大內就下了旨意,封五公主裴玉瑤為撫遠公主嫁去漠北,下個月便啟程。

大齊自開國以來,便有宣召適齡官家女子進宮做公主伴讀的規矩。謝雲箏就是六歲那年進宮做了五歲的五公主裴玉瑤的伴讀,這是她們相伴的第十個年頭了。

消息傳的很快,謝家在第三日中午就收到了消息,彼時的謝雲箏正在同謝家的五姑娘謝雲婉玩翻花繩,聽到這個消息時,臉色便不好看了,隻是喃喃道:“怎麼會是阿瑤呢?漠北極冷,她最怕冷了。”

蘭枝見謝雲箏不再說話了,輕歎了聲,轉身出去了。

外麵已經黑透了,院子內外都點上了燈,北風掛的廊下的燈籠啪啪作響,連帶著燈籠裏的亮光也晃晃悠悠的,照得蘭枝有些恍惚,耳邊響起上次同謝雲箏進宮時,五公主央求她替她繡個荷包的聲音,蘭枝的女紅極好,就是連宮中的繡娘的技藝,蘭枝也敢厚著臉皮說句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