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193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河東太守府大堂
“大家說說怎麼辦啊?”
看了看座下的宋建、鍾繇、裴徽、賈衢、莊燦、蒲儼、原績、衛覬、橋良、楊芳、馬藺(代替高見過來)等文武掾佐,寒暄完畢我讓原績把情況簡單介紹一下,就冷冷問道。
自從九月末進駐安邑以來,我們的日子總體上過得比較安穩,雖然中間剿滅了衛固、範先兩個家夥,但他們本來就不甚通軍事,打贏這兩個跳梁小醜也實在勝之不武,算不得什麼。現在時當冬季,而前些天又下了一場大雪,這種天氣和情形,不適合用兵作戰,更別說翻山越嶺的。
大家都以為可以舒舒服服,好好修整一段時間,沒想到呂布這個家夥報仇心切,連幾個月都不願意等,帶著人馬西進河東。河東的東部、北部、南部的防務實際上根本不存在,原績那天說呂布是通過箕關隘口,是一點都沒有說錯,如果能給我半年時間好好整頓一下河東,就絕對不會這麼容易讓他進了河東的大門。
不過說什麼都沒有用了,現在是內賊未除,外敵又來,而我麾下的將士裏麵還有高順這樣呂布的舊部,內外交難,問題不是一般的麻煩。
大家互相看看,宋大哥作為武將之首第一個發言。
“將軍(宋大哥在這種比較正式的場合一般都尊稱我為將軍,給下麵人作個榜樣),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看首先應該探察清楚情況才行。東垣長所報情況實在不明,呂布進了箕關,他的將領是那些,帶了多少兵馬,步騎兵各多少,武器裝備如何,糧草多少,現在到了那裏,下一步可能到哪裏,這些都沒有說清楚。不打探明白,實在不好下決斷。”
聽了宋大哥的話,我暗自點頭。說心裏話,宋大哥在軍事上並無天賦,甚至比弗狸這個孩子都要差一點,更別說和我麾下的幾員大將相比了。但他為人宅心仁厚,做事穩重公道,自我以下都十分敬愛。他這個意見雖無出彩之處,倒也比較穩妥,符合兵法之道。
“將軍,末將以為我們應當立即前去救援,如果呂布攻下東垣、大陽,不僅得到了一個據點,而且我擔心河東各縣也會相繼叛變響應呂布的。”
馬藺拱手建議,我嘉許地看看他,馬藺在我的要求下,再不象以前那樣就是憑著激情去做事,凡是都能思考一下了,雖然說的不很到位,但相比以前有很大進步,也或許是年齡的增加使得他變得成熟了吧?
“蘭卿說的很好,子顏有什麼意見?”
聽了馬藺的話,我又把目光轉向莊燦這員首將。我每次議事的時候喜歡問諸將的看法,不僅是為了團結他們,也是為了鍛煉他們,讓他們凡事能多思考,尤其是多從全局上考慮問題。我也可以從他們的看法和建議中看出各人的水平和進步。古人雲:思,所以危則安;思,所以亂則治。那些隻會使用小腦,不善於使用大腦,憑著一身蠻力和武勇在戰場上縱橫的人,我絕對不會讓他繼續留在我的高級將領裏麵的。
莊燦是比較識大體的,上次雖然沒有任命他為絳邑長,但事後也沒有表現出什麼不快,說話做事還是老樣子,這點令我十分滿意。這樣寵之不驕,遠之不怨的人,在打仗中才可以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是真正的大將之才。稍不如意,就滿腹牢騷的人,那是絕對不能重用的,那樣的人隻能身處順境享受富貴,而不能身處逆境建功立業。
“宋司馬說的有理。不過末將這些天好生研究了一下河東的地理形勢,覺得呂布進攻大陽的可能性較小,而從劭亭北上進攻濩澤、端氏,並進而沿著陽城馳道,西進絳邑、平陽的可能性較大。”
“嗯?”我欣喜地看看莊燦,與我的觀點一致,不枉我對他一片栽培和重用,總算沒有看錯人。
“莊校尉所言甚是,屬下同意。屬下家在襄陵,幼年時曾經到三河(河東、河內、河南)、並州四處遊曆,我也認為呂布從這條路線前進的可能性是要大一些。”
“哦,為什麼都這麼說呢?”鍾繇這些天一直和裴徽兩個人忙於政務,對於河東的軍事地理沒有認真揣摩,所以就問道。
“道理其實很簡單,呂布如果攻下東垣,沿著中條山南麓西進攻打大陽,一則那裏山嶺峻峭、人煙稀少,交通十分不便,糧草也難以補給,二則就算是進軍順利,那也首先要與大陽張琰衝突,打敗了張琰後還要攻破石門要隘,難度很大,以他的幾千人馬要做到這點很難。三則即使呂布兵不血刃兼並了張琰,占領了大陽,背部還有弘農張濟的威脅,兩麵受敵,十分不利。”衛覬頓了一頓,接著說:
“而他從端氏西進翼城,一則沿著馳道進發,交通比較便利,而且糧草比較容易解決。二則也能和白波、匈奴連成一片,共同對付我們。對,絕對是這樣子,張揚和於扶羅聯合作戰了很長時間,關係很好,呂布不會不想到這點的,他肯定會利用張揚的關係聯合於扶羅的。”
聽了衛覬的話,我心裏十分高興,這幾個文武見識不凡,互相激發,效果更加顯著。看來以後我可以放心的把一個地方或者一個方向交給他們了。鍾繇也不是傻瓜,聽了後都暗自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