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九日行天(3 / 3)

因此我們雖然周遭雷聲滾滾,河東卻經過連續幾個月的廝殺,難得安寧下來得趁此機會偷閑一下,我也得以和大哥大嫂、幼子鬥生經常在一起,撫弄幼子,享受一下難得的天倫之樂。

比較令人高興的是公孫瓚,在我連續派出多個使者,甚至把衛覬都派了過去,經過反複的勸說後,終於從自我封閉中解脫出來,再展神威,利用宗族關係和烏桓騎兵重新占領廣陽郡,並聽取衛覬的意見,把他正在營建、準備養老的易京百尺樓那個狗窩一把火給燒了,把據點向東移動到廣陽郡的薊(即今天的北京市地方),現在正與袁紹、閻柔、鮮於輔等激烈爭奪幽州。我也算是長出了一口氣,隻要公孫瓚這個心腹大患在幽州,袁紹就絕對不敢全力對付我,而且還得努力拉攏我,以避免兩麵作戰。

各方朝廷內部安定下來後,就四處封官許願,拉攏各地割據勢力以擴張門麵,而各家諸侯也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或參與擁立新君,或者歸附一方,比如公孫瓚為了牽製袁紹,不僅與我們結盟,而且歸附曹操的建安朝廷,劉備為了對抗曹操,則支持劉表稱帝、並對袁紹暗送秋波,江東孫策為了對抗劉繇、袁術,改而擁立建安朝廷。反正各自從自己的現實需要和利益出發,決定自己的歸屬,而再根據利益和形勢的改變而變化歸屬和盟友。本來世間就沒有永恒的盟友,隻有永恒的利益,一切都是圍繞需要在運轉和變化。

我們雖然最早為天子發喪,並且天子的衣冠塚-順陵就在河東,但一直沒有表明立場支持哪一方。而河東和弘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介於韓遂、劉和、劉寵三大朝廷勢力的中間,成為三方爭先拉攏的對象。張濟鑒於韓遂的壓力和涼州老鄉的關係,已經表明立場支持韓遂稱帝,條件是閻行的兵馬從湖縣撤走,雙方妥協,達成和議。韓遂封張濟為輔國大將軍、鄭王,張繡為車騎將軍,雒陽公。而李利等降將裏麵,數張苞比較好,封了大將軍,還因為獻長安城門之功被封為華陰公,和馬超、閻行等平起平坐。李利、胡封等其餘降將雖然都是雜號將軍,但也封侯拜將,總的來說韓遂待他們都還不錯。

現在整個天下各家諸侯或者自己稱王稱帝,或者擁立新君,或者歸附一方,就剩下河東一個光杆在這裏中立著。這主要是因為我們一直和韓遂作戰,其他勢力看不清楚形勢,不好貿然派出欽使。等事態明朗了,各方欽使就蜂擁而至。目前總計有西秦、天命、建安、順天四家朝廷的欽使。

韓遂的使者成公英從月中過來,一直就在這裏住著,韓遂要封我為晉王、撫遠大將軍。雖然我讓高見等對成公英熱情接待、虛與委蛇,但一直沒有答應他。不過晉王的封號著實讓原績、陶成等人激動了一陣子,他們心想我要是王,他們那個還不得封個公或者侯啊。

不過古人雲:智者辭其名而受其實,不論韓遂封我什麼,我的地盤、實力不會有任何增加,徒然給天下人攻擊我的口實罷了。再說了,為天子發喪的是我,號召興兵討逆的也是我,我也因此名聲響震天下,雖然說沒有人響應,但至少在天下忠義之士眼裏,我還是大漢的孤臣、首義之士,如果接受了韓遂的封號,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而曹操、袁紹雖然各建朝廷,互不想能,但都是漢家天下,如果我歸附韓遂,那他們說不定會聯合起來對付我,雖然不一定出兵,但讓天下人輿論攻擊也會導致內部離心離德的。

對於不歸順韓遂這件事,大家基本意見一致,雖然大漢朝廷已經衰弱分裂,畢竟人心所向,鍾繇、裴徽、衛覬等人對我搞割據都沒有意見,但要作大漢逆臣卻肯定是不答應的。原績、陶成幾個想讓我接受王號,那也是說說而已,這些天基本上和荀攸把雙方結盟的事情談妥了,但根據賈衢的計策,則故意瞞著另外幾個欽使,特別是敢於威脅我們的荀諶。荀攸雖然不願意欺騙他四叔,但先公後私,也沒有辦法。

再說了,韓遂個手下敗將,也敢來封我。要作王,我自己難道不會自稱啊,就是我要稱帝,誰又能奈我何?當然河東個巴掌大的地方,又處在幾股勢力中間,屬於夾縫中生存,稱王稱帝那是純粹找死。我才不象袁術、韓遂一樣作那種把自己放在火爐上烤的蠢事呢。之所以沒有立即拒絕成公英,是為了給同時住在安邑的曹操使者荀攸、袁紹使者荀諶以及劉表使者韓嵩(字德高,義陽人)一點壓力,讓他們明白我們河東是人人都在爭取的香餑餑,以自抬身價。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