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金帶扣

金帶扣

這對金帶扣長13.3厘米,寬6厘米,1994—1995年出土,現藏於徐州博物館。兩件帶扣形狀相同,圖案對稱,由黃金鑄成,質地精良、製作精美。帶扣中部有兩個橫向雙環紐,每塊帶板內下角各有一個略近三角形的小孔,以便扣舌穿入。表麵的圖案以浮雕技法呈現出猛獸咬鬥的場景,邊緣裝飾有鉤喙鳥獸紋。

金帶扣出土於江蘇省徐州市獅子山楚王墓。漢代初年,為了鞏固中央政府的統治,高祖劉邦實行諸侯分封,不過隨著漢代中央政府實力的增強,諸侯王的權力被不斷削弱,最終隻是徒有虛名。兩漢400餘年間,今天的徐州一帶共屬於七個不同的諸侯國,楚國是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封國。初代楚王為漢代開國名將韓信,後來由於政治衝突,劉邦翦除異姓王,韓信被降為淮陰侯,楚國又被分封給劉邦同父異母的弟弟劉交。西漢楚國共有200餘年的曆史,傳國十二代。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經在徐州一帶發現了近十處楚王及王後墓,其中獅子山、北洞山、馱籃山楚王墓規模較大,這三處墓葬都位於當時楚國的都城彭城以東,屬於岩洞墓,即直接穿鑿岩體而成,墓葬的建造工程浩大,體現出當時楚國的財力和工藝水平。但是由於目前發現的楚王墓都盜擾嚴重,未出土明確表現墓主身份的器物,

這些墓葬的具體主人仍然不詳。考古學者根據墓葬的建築特征、形製布局、建造技術來推測幾座楚王墓的具體年代。其中獅子山楚王墓的年代多被推斷為西漢前期。該墓墓室結構複雜,出土了2000餘件(套)遺物,不同位置的墓室放置不同功能的隨葬品,以供墓主在另一個世界仍然能得到奢華的生活享受。這對金帶扣出土於獅子山楚王墓外墓道耳室的兵器堆,共有兩件,與之同出的還有“楚中尉印”封泥。這幾件遺物可能是楚中尉送給楚王的賵賻之物,即在楚王去世後贈送的隨葬品,帶扣邊緣還刻有標記重量的銘文。這對帶扣的圖案帶有明顯的北方草原風格,但是學者通過其鑄造技術和帶扣反映出的使用方式來看,這很有可能是中原工匠仿製的。與之紋飾類似的帶扣在徐州簸箕山、後樓山等墓中也有發現,可見這是一種受到當時貴族追捧的飾物。中原地區的貴族在見到草原民族的飾品後,不僅購買,還進行了仿製,而且楚國已近海疆,足見當時中原與邊疆的交往之深。

參考文獻

[1]韋正、李虎仁、鄒厚本:《江蘇徐州市獅子山西漢墓的發掘與收獲》,《考古》1998年第8期。

[2]耿建軍:《試析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官印及封泥的性質》,《考古》2000年第9期。[3]孟強:《從隨葬品談徐州獅子山

漢墓的墓主問題》,《考古》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