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傷感的林氏也好不到哪去,淚眼婆娑的低垂著頭,不忍多看臉上帶傷的童老大和童老三一眼。
作為一家之主的童老頭還能承受的住,默默擦掉眼角淚花,強打起精神,擲地有聲道:“俗話說得好,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咱們家的好福氣都在後邊等著,我們可不能先哭垮了身子,得養精蓄銳好好享福才是!”
其實童老頭不認字,也不懂那麼多道理,隻不過家中有上了幾年學的二孫子。
每當家中有人頹廢時,他就會說些激勵全家人的話。
在這種耳濡目染下,童老頭將這些話牢牢記在心裏,久而久之便懂的許多道理。
“都別哭,不能著了壞人打的道。”童俊扶起童老太,耐心十足的安慰:“奶的身子還沒好利索,可不能讓大家擔心。”
心係家人的童老太接連點頭,哭聲漸小。
這時,兩個胖墩墩也在三兄弟極力安撫下平複情緒。
初寶小小的打了個哭嗝,緊緊抓住童老三的手指不願鬆開。
見大家哭喪著臉,心事重重,童老頭尋張凳子坐下,試圖用開不開飯館的事轉移注意力。
一兩句講完錢府的賠償後,他道:“有錢府做靠山,開飯館不會難到哪裏去。
我的意思是飯館可以開,但我們手裏的菜方少,可供食客的選擇不多,開太大的飯館掙不到銀錢,租個小商鋪就行。”
臨海縣物價高,商鋪的租賃費也高,特別是人流量大的主街,不是他們手上那點銀子可以租的起。
別的街道也不是沒有人,隻是不如主街熱鬧。
如果自家要開飯館,就得認真選商鋪,不然租到個行情不好的,怕是連本都掙不回來。
童老頭不怕虧本,就怕白忙活一場。
“錢老爺宅心仁厚,出口的話從未失言,有了他的承諾,決計不會有人來搗亂。”
畢竟錢家不止有錢,威望也是極高的,整個臨海縣的商賈擠破了頭想攀附,沒道理會得罪。
“在縣裏開飯館不是易事,爹娘年紀也大了,能應付的過來嗎?”童老大倒是不懷疑錢家給出的承諾,但是不放心二老離家那麼遠。
縣城不比鎮上小,那邊人多眼雜,萬一出個什麼事都沒人能及時回來告知。
前些日子二老被綁,童老大是真的被嚇壞了,恨不得他們不離開村子才好。
眼下又說去城裏開飯館,他不得著急。
“這不是有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童老頭看向朱氏和林氏,“別看她們個子不高,力氣著實不小,幹活輕鬆又麻利。”
朱氏率先表態:“孩兒他爹放心,開了飯館以後,活計都交給我和弟妹,不讓爹娘動手。”
自從在鎮上擺了小吃攤,每日能掙她以往做工一個月的銀錢,到人多的縣城開飯館豈不是掙的更多,朱氏已經開始迫不及了。
林氏秉承著大嫂說什麼都對的想法,應和道:“爹娘隻用安心收銀子,不用操心活計。”
“林娘不是要去包子鋪上工?”童老二看向自家娘子,不解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