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曼收到信就去回信給劉掌櫃,告知他此事就先按圓圓的這個提議,對外宣傳一下。
京都以及附近鄰近的城池百姓可以拿家裏舊棉衣來翻新一下,暫時收到的棉花也夠做好多了翻新棉衣了。
次日,歡樂居的小夥伴都幫忙分批出門去宣傳,他們都是受過地獄般生活的人,卻依舊見不得人間疾苦,他們是有幸遇到了王妃,才得以擺脫底層生活。
所以凡是看到需要幫助的底層百姓,他們也會為底層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
不出一日,整個京都和臨近的城池老百姓都沸騰了!
他們聽說有地方可以給他們做舊棉衣翻新,隻需要給一點點的手工費就好,家裏硬邦邦的棉衣早已失去保暖作用,但是一輩子都在拚命活著的百姓並不會扔掉。
而是會一直穿,穿到不能再穿才拿去墊床,京都的情況會好些許,臨近的城池經濟狀況比京都差,吃不飽穿不暖的百姓更甚。
“老李嫂,你們什麼時候去京都啊,看看老李的牛車方不方便帶上我們,我們也想拿舊棉被去翻新一下,今年可算是有個溫暖的冬天了,哈哈。”
住在郊區的朱莊這邊尤其熱鬧。
大夥都呼朋喚友的,看看有沒有牛車可以搭上自己。
宣傳的第一天,彩雲間就來了一堆報名的人,舊棉被也收到了一大堆。
歡樂居的小夥伴都過來了幫忙,隻留下李良跟另一個夥計在奇怪小姐看店。
大家都知道這幾天肯定很多人來報名翻新棉被的,但是彩雲間的倉庫都堆滿了舊棉衣。
全部的繡娘都在加班加點的,隻希望趕緊做好這一批,趕製下一批。
沙曼還是低估了老百姓的熱情,自己這些人手根本不夠用,又急忙招聘了一些嬸嬸嫂嫂之類的幫忙打下手。
這些百姓基本都會自己做衣裳的,所以沙曼一出公告就招來不少的人,工錢很低,但是對於閑在家中的婦女來說,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京都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了,很多牛車停在城門口,他們都是把舊棉被帶過來翻新的。
京都的隨處可見的吆喝聲,倒是讓很多鮮少出門人感到新鮮。
“薑掌櫃,現在的人手足夠嗎?我們庫存的棉花還夠做多少翻新?”
沙曼抽空就過來彩雲間見薑掌櫃了,因為現在來翻新的百姓太多了,這是出乎沙曼預料的,人手容易找來,但是棉花庫存怕是告急了。
“東家,按照現在的翻新人數,我們的棉花還能撐五天,小人已經托了很多朋友幫忙采購,最新一批棉花還是要晚點才能到,我們最好暫時先暫停活動,等棉花到了再開始。”薑掌櫃一一說道。
沙曼秀氣的眉毛不自覺的擰起來了,這個可不能中途停下,不然如此艱難才立起來的口碑就沒有了。
也怪自己之前宣傳也沒做好準備,沒有把截止時間說清楚,這個翻新棉被棉衣的活動至少要到小年才能停止,現在到過年還要等好一會呢。
“薑掌櫃,這個不能停止,我們隻能盡力去采購棉花,實在不行價格高點也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