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議親(1 / 2)

在封賞完群臣後,趙宗全這個新官上任也要開始燒火了,而這第一把火燒的便是南地的反賊。南邊的反賊見宮闈內亂,皇帝崩殂,立馬又興奮了起來,原本被打壓的不敢冒頭的他們此刻趁亂而起。

從南向北長驅直入,很快就攻要打到了趙宗全當初的封地禹州了。要知道此刻趙宗全除了桓王外,其他的家小都在禹州,不隻是趙宗全的,桓王的家室亦是如此,當初跟隨趙宗全上京的皆是如此。

雖說趙宗全已經入京半月有餘了,而且也被冊封了太子,但是這半個多月趙禎重病在床,若此刻就將自家老小全部接到京都來,很容易引起非議,趙宗全比起趙禎來說,更是優柔寡斷,這種有損他名聲之事自然也不會去做。

反正看趙禎的情況也要不了多久了,所以讓他的家小門多待一些時日也無妨,但是他沒有想到反賊們的動作會這麼快。

所以他當即就決定了派兵南下剿賊,順便迎回當今皇後和其他皇嗣,至於那個是主要,那個是順便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這次出征的人並沒有方休在內,趙宗全派去的人除了主帥是京都老將外,其他幾乎都是他從禹州帶來的人馬。

在京都毫無根底的趙宗全想要盡快的在朝堂上布置好屬於他的嫡係,而禹州來人沒了救駕的功力,他也不敢給他們安排太高的職位,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大功一件,來給他們鋪上進階的梯子。

至於為什麼想要他們盡快立功卻又不派方休做主帥,趙宗全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的。

如今武將一派,可以說方休是一家獨大了,作為上位者,可以昏聵,可平庸,但絕對不可以不均衡。文官他現在可以借用韓大相公的力量平衡著方休,可韓大相公畢竟年事已高了,撐不了多久。

而文官一派中能夠有製約方休功績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隻能從武將中逐漸削減方休的力量。

方休如今又在京都有著如此重要的權力封賞,這又何嚐不是對他的一種製約呢,明明是馳騁沙場的將帥,如今卻要因為統管京都兵衛,而被製約在京中。

這就相當於讓一個在戰場上百戰百勝的兵王,待在家裏做他人的保鏢一樣。方休又何嚐看不出這是趙宗全的用計的,可這就是一個陽謀。

趙宗全給予的都是賞賜,他若拒絕就是在向世人表示他對這個皇帝不滿意,有幹涉天家繼承之嫌,就算他有著救駕之功,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對於趙宗全的做法,方休並沒有什麼意見,如今的他正在風口浪尖,而且突然到手的東西太多了,他也需要好好的消化消化。

鎮軍大將軍可不僅僅是個名號而已,管轄京都城郊兵衛也是後麵的加賞,就算沒有城郊兵衛的管轄權,鎮軍大將軍的權力也不小,相當於後世的國防部部長之位。

不僅可以調動軍中職位人選,朝廷兵部任命也是可以直接上奏,無需其他諫台部門審查,就連外派的將軍也是可以調令增持的。

(曆史上宋朝的鎮軍大將軍沒有這麼大的權利,畢竟他們重文輕武,這是小能結合了漢,唐,明,宋四朝關於對鎮軍大將軍的權力做出來的融合改動,還請寶子們輕噴。)

雖然說這可能是趙宗全的計謀,但送到方休手上的權利也不少,不看生麵看佛麵的,方休也懶得為了這麼點蠅頭小利和趙宗全爭論些什麼了。

而趙宗全為了避免朝堂上有人指責他獨斷,這才南下的人中也安排了京都中的官宦家臣,比如說顧廷燁。

雖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顧廷燁也算禹州一派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顧廷燁的家在京都啊,他是京都寧遠侯府的子弟,究其根本說他是京都派也不為過。

此番南下滅賊,耗時半年總算這才了解,有方休之前的行動,這一次的剿賊可謂是弄得徹徹底底,幹幹淨淨的,不再像劇中一樣再有複起的蹤跡了。

因此,顧廷燁等人在還未回到京都時,趙宗全的恩賞便下了來,禹州一派的人也如願以償的平步青雲了。

鎮邊侯府。

後花園。

方休懷中抱著一歲多的蕊姐兒,逗弄著,對於一旁欲言又止的顧廷燁戲謔的笑了一聲,比耐心看誰能忍的過誰。

終於顧廷燁還是敗給了方休這個養過娃的人。

“我說進之大哥,我這麼大個人在你身邊晃悠這麼久了,你就不能看我兩眼嘛。”

“看你?你一個糙漢子能有我家蕊姐兒好看嘛。無事不登三寶殿,既然憋不住了就別繞彎子了。”

“進之大哥果然懂我,來,也讓我抱抱蕊姐兒。”

“怎麼,自家的孩子不去抱,跑來搶我家的姑娘了。”

方休一個側身直接躲過了顧廷燁的動作,撲了個空的顧廷燁也不在意,立馬轉身湊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