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監國(1 / 3)

聽著康熙最後的安排,方休也是不著痕跡地輕吐出了一口濁氣,就連身旁的老四也沒察覺到方休的異樣。

年羹堯該死嘛,當然該死,打著方休的旗號,私自挪用獻給皇帝的貢品,但凡換一個皇帝,都會認為這是太子試圖染指大寶的試探。

好在康熙是寵愛方休的,也是了解方休的,雖然不會像朱元璋一樣日盼夜盼著朱標登基那般,但也不會刻意打壓方休。

所以這麼久過去了,方休等來的隻有一個清退身邊所有下人,重新擇選下人。

這也是為什麼方休將年羹堯扔在殿外的緣故,這件事情已經成了定局,黃泥巴已經掉進了褲襠了,所以必須要有人出來認了這件事情。

拉褲襠這樣的事情覺得不能發生在皇家人之中,那麼承受這件事後果的人也就另有其人了,至於這些其人是誰,那就要看康熙的了。

方休就是不想讓年羹堯做這個其人,於是特意將年羹堯叫來,看似在折磨著年羹堯,但實際上是在救他的小命。

將年羹堯留在他的東宮,而且還是在懲罰著他,康熙為了方休的顏麵也不會派人強行帶走他。

年羹堯在這件事上犯了蠢,而且性格上居功自傲,不知收斂,但不可否認他是一柄好刀,不僅好,而且用得還極為地趁手。

將來想要迅速地扳倒老大和老八他們,年羹堯絕對是一個好手,說起來年羹堯還是有一定價值的,既然還有價值,那麼方休就不會輕易浪費了。

不過也是說實在的,人教人教不會的事情,事教人一遍就行了,可偏偏年羹堯就連事教他也教不明白,所以方休才會下這般狠手。

除了想要給年羹堯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外,也是暗中將年羹堯的根基給打散了,如今年羹堯身強體健的,這樣的傷養個十天半個月的也就能好得差不多了。

但留下的暗傷卻是不停地在損耗著年羹堯的根基,等過個幾十年的,年羹堯身上的傷更多了,身體也老了,早些年留下的暗傷就將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

這樣一來,方休也不用擔心年羹堯今後居功自傲,再行逾矩之事時難以懲戒,鬧的有損天家顏麵。也能給年羹堯一個體麵的收場,說不定將來青史還會記載他們這對君臣之誼的美好呢。

方休在領了康熙的口諭後,莊重地朝著皇宮中康熙的位置拜了一禮。

“拜謝皇阿瑪明察,兒臣遵旨。”

這一番波折的看似沒有給老八他們帶去多大的利益,也沒有折損方休這邊多大的有生力量,但是方休清楚,他和康熙之間已經被種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

所以為了避免這顆種子快速地生根發芽,至少在這段時間裏,有些方休也不喜歡的俗禮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免除了。

“那,太子殿下?”

王喜在殿下恭敬地看著方休朝著康熙的位置行禮完後,咽了咽口水說道。

方休抬手招了招,整個文華殿內的太監都走了出來,站在了王喜的身後。

“先去幾個人將年羹堯送回去,再派一些太醫去看管著,等到處理完後也就不必回東宮了,其他人跟著王公公走吧。”

“喳。”

此刻這群太監們心裏麵也在咒罵著那群搞事的下人,整個皇宮中要問太監和宮女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裏,這些人保管會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東宮。

再問最想侍奉的人,還是一樣地異口同聲會選擇太子。

畢竟方休懶散不羈,侍奉他的下人也不用像其他的下人一般時刻提心吊膽的,而且方休待人寬厚,下人就算犯了一些微不足道的過錯也不會有什麼責罰。

人少錢多,前途還無量,這樣的地方這群下人們怎麼舍得離開,可就是因為一些僭越之人,這美好的一切將與他們再無瓜葛了。

今後除非方休主動提起,否則他們這群人沒有一個能夠再回到方休身邊的了。

一群人緊跟在王喜的身後離開了文華殿,不隻是文華殿是這般的情形,整個東宮皆是如此。但很快缺失的地方馬上又有人替補上了,隻不過都是陌生的麵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