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雖然不得已地按照著方休的聖旨行動了起來,但是心中對於阻撓方休攻略高句麗的想法可是一點也沒停下來過。
既然無法用言語使得方休休兵,那大不了再來一次大敗而歸,就如同之前的三征三敗一樣,讓楊廣將自己的信心徹底打滅。
在這些世家看來,陛下這一次如此嚴肅地要出兵,很大的可能就是國師接連出征帶來的勝利給了陛下希望,而三征高句麗的失敗又是陛下畢生的恥辱,所以為了洗刷這個恥辱,陛下才會強硬想要再征討高句麗。
所以隻要讓高句麗提前準備,不說將國師擊敗,隻要將時間拖得久一點,這些世家便有信心將敗局在皇帝的心中渲染得十分形象。
但很可惜他們根本不知道,此刻的楊廣早已經被換了核,征討高句麗也不僅僅是洗刷掉掛在他身上的恥辱,所以不論這些世家如何折騰,高句麗唯有死路一條。
因為世家的通風報信,高句麗在大隋還未出兵便已經得知了大隋想要再一次攻打他們。
“王上,大隋又要興兵對我們進攻了,這個時候您怎麼還在吃泡菜、看歌姬啊!!”
一座相對於整個高句麗國最華麗的宮殿內,一名臣子正極力地向著他們的大王諫言著。
但他們口中的大王此刻正半躺在王座上,口中咀嚼著泡菜,看著眼前的歌姬扭動著的身姿。
對於諫言的大臣,高句麗的大王放下了筷子擺了擺手道:
“安大人何必如此著急,隋國離我高句麗路途遙遠,就算加上密探刺探到了情報回來稟告的時間,距離隋國軍隊抵達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再說了,本王當初就命人將我國境內的山道修窄了,隋國的兵馬想要在我高句麗麵前逞凶根本就不可能的。
如此一來隋國耽誤的時間就更多了,我們的時間充裕得很,安大人且放鬆些,與本王好好看看這些歌姬曼妙的舞姿吧。”
麵對大隋的再度興兵,高句麗的國王早就過了那個驚慌失措的時候了。
當初第一次聽聞大隋想要對自己興兵時,高句麗的國王也同安大人一般十分地驚慌惶恐,甚至早早地就派人去向楊廣請罪,希望楊廣能夠收兵。
但不論他做什麼,大隋的兵馬鐵了心就是要打他了,無奈之下,他隻能組織軍隊抵抗大隋。
雙方實力的差距讓高句麗的國王想不到除了做夢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贏,但他已經被國民趕鴨子上架了隻能如此。
前線的戰鬥絲毫不出高句麗國王的預測,高句麗的軍隊根本就不是大隋的對手,大隋的軍隊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高句麗許多城鎮。
整個高句麗也就劍聖出手時延緩了大隋的攻勢,所以最後,高句麗國王將投降的書信都寫好遞交了上去。
就在他還在惴惴不安地猜想著自己的下場時,前線的傳令兵突然來報說他們打退了大隋的進攻。
一開始他還不信,但接連的信使回稟,還有拿被隋軍吞下,然後又吐出來的城鎮告訴他,他們真的打退隋軍了。
至此,高句麗國王的心中燃起了一團幼小的火苗,在經過三征三勝的催化後,高句麗徹底不將大隋的進攻放在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