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平春帶領著一千來人的殘兵敗將落荒而逃。
劉邦和張良他們所得的刀槍器皿,鑼鼓帳篷不計其數。
眾人對張良不禁刮目相看。
“先生,我真沒有想到你在談笑之間,便把四五千的秦軍給打敗了。”劉邦稱讚說。
“主公,並非我厲害,而是那平春不過是匹夫之勇,庸庸碌碌之輩,何足道哉?”張良說。
“先生,真是謙虛過人!”
“主公,項伯曾經殺了人,是我在下邳救了他,因此,我打算先去吳中探探他的口風,等我和他談妥了,然後,你再率大隊人馬過去。”
“這項伯是何許人?”
“他是項梁的弟弟,在項梁手下身居要職。”
“原來是這樣,那也行。”
隨即,張良把張滄海叫了過來,吩咐說:“你帶領著大家,跟著沛公,一切行動聽沛公指揮,聽清楚了嗎?”
“是,聽清楚了,”張滄海說,“你要上哪去?”
“我隻身前往吳中,不久就會回來迎接你們。”張良說。
“你一個人去,路上不安全,還是我陪你一起去吧。”
“不用,我此去吳中又不是去打仗。”
“那你早點回來。”張滄海見張良堅持著,也不便再勉強跟著去。
“我知道。”
就這樣,張良交代了一番之後,翻身上馬,與眾人告別,獨自一人前往吳中。
數年前的夏天。
吳縣。
項梁府上。
“羽兒,今天背書了嗎?”項梁問。
“背了,叔叔。”項羽回答得很幹脆。
“那你背的是什麼書?”
“《孫子兵法》的開篇。”
“哦?那很好,你背一段給我聽聽。”
“呃,這個——。”項羽開始撓起頭來。
“怎麼,你背了半天,不會一句話也記不住吧?”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死生……”
憋了老半天,項羽終究還是背不上來,隻是記住了這麼一點。
“好了,你也不用裝模作樣了,我看你根本就是沒背。”
“叔叔,讀這些死書,又有什麼用?征服天下終究還不是得靠武力嗎?”項羽不以為然地說。
“用武力打天下,難道也能用武力治天下嗎?”
“如果我得了天下,誰不服我,我就打他!”
“羽兒,那樣是不行的。人們常說,得人心者,得天下,像你這樣做的話,隻會失去民心,即使你將來得了天下,江山又怎麼會坐得穩呢?”項梁說。
項羽心裏不服,隻是他不敢和他叔叔頂嘴。
“你練劍了嗎?”項梁又問。
“練了一點。”
“到底是練了一點,還是沒練?說實話。”
“沒練。”
“好孩子,你真行!”項梁長歎了一口氣,“你爹娘死得早,雖然你不是我的兒子,但是,侄子和兒子又能差多少?因此,我把滿腔的心血都傾注在你的身上,希望你將來能夠創出一番事業,有所成就,可是你既不願讀書,也不願好好練劍,這樣下去,怎麼能行呢?”
“叔叔,我知道你是一番好意,但是,我覺得學這些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