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亭。
韓信穿著一身破舊不堪的衣服,腰裏斜挎著一把劍,在街上飄來蕩去。
又快到中午吃飯的時間了,他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餓得饑腸轆轆,兩眼發藍。
街道邊上的酒館裏順風飄散出酒菜的香味,他卻囊中羞澀,分文皆無。
他咽了咽口水,心想還得去亭長朱善家去蹭飯吃啊,否則,一個大活人總不能被活活餓死吧?
他打定了主意,邁開步子,走向朱善的家中。
朱善和他的媳婦柳氏正準備吃飯。
朱善見韓信來了,趕緊出門相迎,一抱拳說:“原來是韓賢弟,還沒吃飯呢吧?”
韓信躬身施禮說:“兄台,我的確沒吃呢。”
“賢弟,你到了我這裏,就和到家一樣。來來來,進屋坐下一起吃。”
朱善說著拉著韓信的手從外麵走了進來。
柳氏卻陰沉著臉,也沒起身和韓信打招呼。
韓信施禮說:“嫂夫人好!”
柳氏用鼻子哼了一聲,並不怎麼搭理他。
韓信尷尬一笑,隻裝作沒看見。
朱善還不錯,拿了一壺酒和兩個酒杯出來。
兄弟二人對飲了起來。
柳氏吃了兩口,便起身回房休息去了。
朱善打圓場說:“你別見怪哈,你嫂子就這樣。”
“兄台,哪能呢。”
“因為我作為一名亭長,俸祿很少,一家人的生活都不夠維持,手頭也不是很富裕。”
“我明白。”
“那你打算以後怎麼辦呢?難道就這樣終日無所事事嗎?得尋個生活的門路呀。”
韓信說:“不怕你笑話,我也嚐試做了幾次小生意,但這年頭生意不好做,盡皆虧本。
想當官吧,卻沒人舉薦。”
“官場就是這樣,官官相護,沒人舉薦,誰又認識你呢?”
“是啊,所以我現在也沒什麼辦法。”
朱善聽了,微微頷首道:“你說的也有道理,你喜歡看書嗎?”
韓信聽了,說:“這個我倒是挺喜歡的。”
“這樣吧,我家裏還有不少藏書,你就搬到我家裏來住吧,你有空可以多讀點書,等將來有了機會,你便可以踏入官場,我想不管你將來做什麼,多讀點書總是好的吧。”
“多謝兄台,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打那以後,韓信就住到了朱善的家裏。
朱善對韓信就像對待自己的弟弟一樣,對他十分關照。
韓信整日躲在書房裏讀書,不問世事。
韓信比較懶,眼裏也沒活兒,什麼家務活兒也不幹,因此,柳氏逐漸對他有了意見,經常背後發牢騷。
不過,朱善人還是不錯的,始終沒說什麼。
韓信每天早上起來練劍,練完了劍,吃早飯,吃完了早飯,開始讀書,日複一日,一晃好幾個月過去了。
在南昌亭的附近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寺廟,叫觀音廟,據說寺廟裏供著一尊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十分靈驗。
韓信心想這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自己的運氣這麼背,人家做生意都賺錢,自己做生意卻虧本,若不是朱善收留他,差點被餓死。
如果自己去求一下觀音菩薩,會不會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