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梟雄之謀(2 / 2)

在陶府呆上半日,果不其然,正當陶應在屋裏來回踱步時,突然有一家丁來報說老爺讓陶應前去想見。

陶應大喜,他知道郯縣之戰曹豹失敗了,現在不用說曹劉敗軍肯定要渡過泗水返回下邳城了。

陶應急匆匆的趕到監察院,陶謙依舊躺在床上,旁邊大夫剛合上診盒。旁邊徐州的幾位大人都在,就連陳圭和陳登父子也來到了。

陶應遠遠的便跪了下去,陶謙躺在病床上也沒法抬起頭看他,旁邊簡雍和曹宏代行徐州之職務。

簡雍讓陶應起來,陶應起來後簡雍說道:“主公有令,調兵五千與公子,令公子火速支援曹將軍。”

旁邊陳登一直在給陶應使臉色,陶應突然想到在半路上有家丁就曾告訴過他陳登父子的一些交代。

於是陶應跪在地上道:“孩兒請問是讓我領兵前去支援還是讓我前去領兵擊退曹賊?”陶應問完,簡雍猶豫了一下,陶謙閉著眼睛也不說話,旁邊孫乾道:“主公之意是讓公子領五千兵馬前去支援郯縣。”

一聽說隻是去支援,陶應笑了,從地上起來轉頭離開了。旁邊陳登想來勸,陶應隻是冰冷的說一句:“元龍不必勸我,郯縣已丟,我去也無濟於事,就是給我十萬兵馬,不讓我領兵我也擋不住曹操大軍。吾等就坐此等遭賊打到下邳城吧,到時候若還記得我再來喊我!”

說完,陶應轉頭離開了陶謙臥室,隻剩下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頓時啞口無言。從監察院走出來,陶應一個人又別無去處,走在空蕩蕩的大街上不一會竟然逛到來福客棧。

來福客棧是陳家的產業,別無去處的陶應便逛了進去。

小二見是陶應來了,慌忙邀請他去樓上雅間,陶應倒是不餓,於是便擺擺手讓他去招呼別人,自己在客棧裏瞎逛了起來。客棧裏住滿了四處來下邳城躲難的百姓,有地位低下的商人,有地主當然也有一些文人。

二樓靠近窗戶的地方就坐著兩個讀書人,一個年輕人一手握著一竹簡一手輕輕的推開窗戶。窗戶外大街冷冷清清,除了站崗的士兵,似乎一切都陷入一片恐慌中,年輕人忍不住的歎了口氣。

陶應以為碰到了什麼大儒,忙上前打招呼,那書生望了陶應一眼轉身先是施禮一番。兩個人坐下,陶應望著他手上的竹簡問道:“這位仁兄,為何拿著這笨重的竹簡呢?”那書生望了望竹簡有些驚訝道:“莫非兄弟不是讀書人?”

漢末還沒紙張,或許有紙張,卻未普及,所有的東西都是寫在竹簡上麵的,當然也有寫在絲綢上,不過那代價就太高了。

陶應一想,這個時代還沒有紙張,而造紙術他是懂得!自己現在不是正愁著沒事幹嗎?為什麼不召集工人來發明紙張呢?這是個戰亂的時代,一切還剛剛開始,怎樣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立足,自己大徐州又沒有精兵猛將,也沒有智謀之士,如果不在別的地方想方設法,徐州能躲得了今天能躲得了明天嗎?

想到這裏陶應也不理會眼前的書生了,轉頭就朝樓下走去,就剩那書生哎哎的叫了幾聲,最後無奈的說了真一怪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