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選詞填空(1 / 1)

第一節分析對應關係

一.選詞填空題給出的材料上下文之間存在相互照應、相互論證的對應關係。選詞填空題中常涉及的對應關係包括解釋說明關係、相反相對關係、並舉關係、遞進關係。

(一)解釋說明關係是指上下文間互相補充、說明或限定。大概分為以下六類:

1.含有指代義的詞語:這、那、此、這些、這樣

2.表同義互換的詞語:也就是說、或者說、即、無異於

3.表歸納概括的詞語:可見

4.表因果、假設、條件的詞語:因此、如果……就、隻有……才

5.表舉例論證的詞語:也是如此、即是例證、譬如

6.表解釋說明的標點符號:冒號、破折號

(二)相反對應關係是指上下文間的意義相反或相對。大概分為以下四類:

1.對照詞:不是……而是、多一些……少一些、會……不會

2.轉折詞:雖然……但是、卻、反而、然而、而、其實

3否定詞:不、不能、並非

4變化詞:轉化為、回歸、從……到、變得

(三)並舉關係是指上下文之間平行並列,具有語義一致、語氣一致、構詞一致的特點。

(四)遞進關係是指上下文中,下文的意思比上文的意思更進一層,一般由輕到重,由深到淺。判斷句子是否存在遞進關係主要依靠表遞進的關聯詞,如甚至、更、還、以致、並且、進而、不僅\/不光\/不但……而且、尚且……何況。

第二節辮析詞語差異

一.分析材料上下文的對應關係,能讓我們判斷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但選項中具有相近含義的詞語可能不止一個,這就需要我們細致地辨析詞語間的差異。辮析詞語的差異可以從詞語的搭配、詞義的側重點、詞語的輕重、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詞語的語體色彩五個角度入手。

(一)詞語的搭配:有些詞語雖詞義相近,但可搭配的對象卻不相同。因此,在解答選詞填空題時,可從詞語的搭配角度入手快速解題。

(二)詞義的側重點:詞析的側重點是指詞語在語義上的側重。詞由語素構成,由於相異語素的存在,詞在詞義的側重上就會存在差異。對於既存在相同語素又存在相異語素的近義詞,可從相異語素入手,來辨析詞語之間的差異。實際表達中究竟哪個更貼切,則需要結合具體語境來選擇。

(三)詞義的輕重:詞義的輕重是指詞語在表達的程度上有輕重之別。有些詞語雖然意思相近,但卻在程度輕重上存在差別。例如“避免”是指設法不使某種情形發生,語義程度較輕,“杜絕”指製止、消滅,語義程度較重。“妄自菲薄”是指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語義程度較輕,“自暴自棄”是指自己瞧不上自己,甘於落後或者墮落!語義程度較重。

(四)詞語的感情色彩:詞語的感情色彩包括褒義、貶義和中性三種。如“成果”為褒義詞,“後果”為貶義詞,“結果”為中性詞。“殫精竭慮”為褒義詞,“處心積慮”為貶義詞。在做題時,應根據題幹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褒貶態度和立場,再結合選項詞語的感情色彩選擇正確答案。

(五)詞語的語體色彩:詞語的語體色彩又叫文體色彩。有些詞語由於經常用在某種語體中便帶上了該語體所特有的色彩。語體色彩包括書麵語色彩和口頭語色彩兩類。如“惦記”和“牽掛”,二者都有心裏老想著、不放心之意。但“惦記”是口頭語,而“牽掛”是書麵語。在解答選詞填空題時,可借助語體色彩,選擇恰當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