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一起回你家吧(1 / 3)

隨著《七裏香》的持續走紅,網上對於這首歌的爭論愈發熱烈起來。

比如在某貼吧上,“如何評價《七裏香》“這個帖子被高高的掛在榜首。

“作為一個編曲係的學生,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這首歌的編曲非常牛 13,不說其他的,光是一個前奏就用了 11 鍾種樂器,分別是甘美蘭,顫音琴,電鋼琴,貝斯,曼陀鈴,鼓,電吉他,吉他,短笛,西塔琴,班卓琴,其中有幾樣是我本人第一次在華國音樂中看見有人使用。

我這麼說吧,光這一段前奏,就能秒殺目前樂壇裏絕大多數的歌曲。因為目前包括不管是學校還是作曲屆,對於前奏並不是特別重視,甚至有的人覺得前奏部分應該簡單一些,以免搶走歌曲本身的味道,但重樓這首《七裏香》卻可以說是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臉。

我知道很多人稱這首歌為前奏殺,原因是光一個前奏就能把聽眾殺的神魂顛倒,欲罷不能,而我覺得它更是把當下的樂壇殺的人仰馬翻,顛覆認知。

這還不算後麵的各種弦樂,對我來說,不管是哪方麵,即便是短短的一個節奏轉場,就能讓我不由自主的跪著聽完。”

“我是作曲係的學生,目前在一個不怎麼出名的音樂公司擔任作曲人,當然跟重樓這種大佬沒法比。

不過我要說的是《七裏香》這首歌除了前奏部分比較引人注意,富有抓耳的感覺以外,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和弦走向和旋律行進。

此歌的和弦走向一開始是Am,後麵又是F、G、C這種大三和弦,Am小三和弦的交替使用,產生了一種調性模糊的感覺,真的是神秘朦朧又唯美。尤其是Am開頭的和弦走向,這種作曲手法以我的了解在目前華國樂壇來說絕無僅有,可以說是重樓獨創的一大特色了。

而旋律行進更是如神來之筆,1和7的連續使用讓歌曲有娓娓動聽的特點,屬於越聽越好聽的典型。345的隨機加入,充滿著靈性與跳動,使得旋律不會因為娓娓動聽而顯得四平八穩。隻能說重樓的旋律寫作能力真的是厲害,作曲這方麵真的太強了。

反正就我認識的那些音樂人都說第一次直到原來歌還能這麼寫。”

“鄙人是作詞相關專業的學生,看到有這麼多人在評價這首歌,我就以歌詞的角度來說說吧。

很顯然這是一首愛情歌曲。“我愛你”這三個字,中國的詩人能洋洋灑灑千轉百回柳暗花明給你寫出千百字的內容,卻唯獨不說“愛”字。

所以,要解讀《七裏香》,最好的切入點就是:“我愛你,所以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愛你的樣子”。而至於什麼是《七裏香》的愛,而愛又是什麼樣子,你去跟著歌詞所描繪的畫麵自己體會吧。

你體會到的是什麼樣子,《七裏香》的答案就是什麼樣子。

而在《七裏香》中,出現了大量的他物,麻雀、鉛筆、草莓、貓、秋刀魚、雨、蝴蝶、落葉……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其實是讀懂了這首詩的。所以也許在日後五年甚至十年的歲月裏,每當前奏一響起,有人在你麵前演唱這首歌時,你們卻總是能清晰地放映出專屬於自己的畫麵。”

其實不管是在地球還是在這裏,樂壇中,有一個現象是一樣的,那就是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一首歌中作曲作詞重要性都要大於編曲。

而在地球上,曾經有人問過編曲大師鍾興民“他們編曲人究竟要怎麼樣才能站起來…“,而他的回答是“這個問題要靠我們自己努力“。

言語中透露著陣陣心酸,同時他也是《七裏香》的編曲人,同時也是胖倫的半個禦用編曲人。

看著貼吧裏各種音樂領域內的人士紛紛上場解說,一些非專業的粉絲看著大把大把的專業解說,不由得撓撓頭,

“我雖然看不懂你們說的什麼意思,但我隻知道這首歌的作詞作曲編曲都是一個人-重樓。”

隨著“真相”的揭露,幾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片刻的沉默。

“TMD,我一個作曲係的學生還在為畢業作品絞盡腦汁,寫了曲子還得哭爹喊娘得去求人寫詞,有時候還得求編曲係的人,這三個領域一個就能讓我大腦發麻,重樓是怎麼做到把這三個都學的出神入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