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這個問題可難倒我了,其實說到中國風歌曲,我覺得就是在歌曲中加入中國古代一些典故作為創作背景,用現代的音樂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樣 ,曲調多變。
曲風偏向傳統的東方演奏,加入了一些東方樂器,通曲音調婉轉,回環,有一種傳統東方的美感。
每一個音樂人都有自己對中國風音樂的理解,並沒有什麼統一性的綱領,所以說我個人對中國風的理解並不一定就是對的,百花齊放才是春嘛”。
聽到丁夢陽將話題轉到自己身上,顧城想了想回答。
“顧老師,我們可不想聽你背書,你的那首《東風破》和今天的《蘭亭序》其實和目前上的中國風歌曲有很大的區別,不單單是簡單的運用宮調或者是使用了幾種傳統樂器那麼簡單,我想很多人都想聽聽你的看法。”
丁夢陽看到顧城打哈哈,明顯有些不太滿意他的回答。
“行吧,那我就說說吧”。顧城看到幾位導師都在點頭認同丁夢陽的看法,無奈之下隻能拿出點幹貨。
“其實我對於中國風的理解很簡單,就四個字,“三古三新“,即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同時歌詞需要具有中國文化內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編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圍,歌曲以懷舊的中國背景與節奏的結合,產生含蓄、憂愁、幽雅、輕快等歌曲風格。
中國風又可以分為純粹中國風和近中國風兩種,純粹中國風是滿足以上六大條件的歌曲;近中國風是某些條件不能滿足而又很接近於純粹中國風的歌曲。
以上就是我對中國風的個人理解,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探討”。
嘩啦啦…
顧城說完後幾位導師以及身後大眾評委紛紛抱以熱烈得掌聲,丁夢陽也是一臉的笑容。
“我說什麼來著?你小子就是藏私,明明總結的很好,還生怕讓我們知道”。
“顧老師,老丁和你開玩笑呢,不過新鮮事物的出現總會伴隨著質疑,但我們可不能因此就保持沉默啊”。
旁邊的鍾盛銘也開口說道。
“受教了”。
顧城對著他點點頭,語氣恭敬。
“好了,顧導師所謂的“三古三新”是否能作為中國風的標準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不過就目前來說我們幾個導師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我個人認為,可以將符合“三古三新”的歌曲定義為中國風,另外的定義為古風歌曲,這樣更有利於推廣和分辨。”
丁夢陽做了最後總結。
“那顧老師這算是開宗立派了,好啊,由此可以看出顧老師雖然現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仍然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和研究,在這一點上就值得我們學習”。
鍾盛銘笑著對顧城說,他之前就是顧城節目裏的評委,而且身份又屬於官方性質,他的肯定算是對這個結論蓋了章。
“那還好在這期節目前還沒有這個定義,否則我們的歌都隻能算是古風歌了”。
邊上的謝良緊接著以玩笑的口吻說道,刷了一下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