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呢,我們要知道粵語有53個韻母,而普通話隻有24個,粵語有著更為豐富多彩的發音,韻腳也更難以處理,對於以國語作為母語的內地人來說用粵語填詞的難度是很大的。
我們幾個導師裏麵就謝老師的粵語最好,顧老師應該也還行,畢竟他的《月半小夜曲》大家都應該聽過,我和鍾老師呢就差點意思,如果寫的不盡如人意請大家諒解一下”。
一邊的顧城聽老丁說了這麼大一段算是聽明白了,他和謝良粵語歌寫得好是應該的,老丁和鍾盛銘寫的差一點也是理所當然的。
顧城和謝良兩人不禁各自翻了個白眼,好人壞人全讓老丁一個人做了,他倆什麼好處都撈著。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謝良不甘示弱緊接著老丁的話頭開口,“丁,鍾兩位老師都擔任過音樂類高校相關專業的老師,粵語歌肯定有所涉及,能力肯定不會差,大家盡管期待就好”。
老丁聽著謝良的話聽的直嗦牙花子,而觀眾們聽著導師們言語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也是直樂嗬,爭論什麼他們最喜歡了。
隨著舞台燈光暗下來,幾人的交鋒才開始停下來,首先登台的是丁夢陽的歌。
歌手陣容也不錯,老丁和他學員的兩首歌的歌手都是說得出名字的優秀歌手,不過歌曲怎麼說呢。
樂壇裏有句話說得好,歌手決定歌曲的下限,而作曲人決定歌曲的上限,老丁的歌不說其他,曲還是相當不錯的,詞兒也算中規中矩,看得出來雖然比國語要差一點,倒也不算差。
不過小李他們的歌就有點一言難盡了,顧城聽完都不知道該怎麼點評。
因為真的挑不出什麼好的點來,情緒矯揉做作,歌詞也有些生搬硬造,韻腳幾乎都沒有。
編曲顯得有些瑣碎,而且還不統一,就跟一堆人一起編的一樣,你一點我一點拚湊起來。音樂語言顯得很模糊。
唯一勉強說得出來的一個優點,就是旋律還算可以。葉落估計,這首歌的曲應該是李逸鳴寫的,歌詞編曲,是另外幾個學員。
不過這種認知是建立在顧城作為專業作曲人的基礎上得出的,保不齊有些觀眾喜歡台上的某個歌手就支持他也不一定,畢竟聽歌這種事兒主觀性太大,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
等歌曲競演結束,場下觀眾的掌聲還是很熱烈的,這也印證了顧城的猜測,也就是為什麼作曲人喜歡找優秀歌手合作的原因,哪怕歌寫的不好,隻要歌手牛 13,依然能夠火起來。
而掌聲漸息後,老丁摸摸頭神情有些尷尬。即便他臉皮再厚,也知道這兩首歌質量一般,那些掌聲反而不像是在支持他,在他看來甚至有些嘲諷的意味。
而且由於他這麼幾期節目下來,嘴皮子沒有個把門兒的,已經得罪幾乎所有導師,學員,他覺得接下來可能會迎來一場狂風暴雨。
作為節目“領銜主演”的老丁沒好意思說話,顧城考慮自己年紀最小,打算先看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