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再次寒暄過後,薑順告別孫權回營帳中去了,而孫權卻回到主帥大帳中,看到孫策還在苦苦思索,孫權心中一喜,就上前道:“兄長是在為無計引出黃巾賊而煩惱?”孫策看了孫權一眼,眼神中沒有了白天在大帳外的嚴厲,反而多了幾分慈愛,是啊!他們的父親早逝,他這個作為長子的就必須肩負起家庭的重擔。“曲阿這一帶地形複雜、山多水廣,更有叢林密布,現如今又連日大雨,我軍又多又染病者,黃巾賊熟悉地形,隱匿於山野叢林之中,無法與其正麵交戰,這讓我如何不苦惱。”孫策道。孫權道:“兄長勿憂,弟有一計,還望兄長聽我道來。”孫權就把那計策給說了一遍,孫策大喜過望,說道:“有弟如此,還望不成大事?”說罷兄弟倆就相視一笑,隻見孫權又說:“還有一事,待破賊成功後,我再說與兄長。”孫策疑惑的看著孫權,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次日一早,曲阿城裏就傳出官兵們都身染重疾,無法在此長期駐守,即日就撤軍,城中百姓們聽說官軍要撤走了,一時間大批逃難者向城外湧去,孫策即刻派精銳軍士喬裝成城中百姓護送逃難民眾撤離。由於有大批的流民向城外湧動,這是薑順所無法預料到的,如果要按原來的計策必然損失慘重,他此刻心中焦急萬分,於是就趁著孫策回主帥營帳之時,冒死跑去獻計,孫策正在研究兵法,這時隻見一個眉清目秀的軍士來到大帳中,伏地請命。孫策問道:“你是帳外的執戟郎中否?”薑順忙道:“某姓薑名順,將軍還能記得小卒,是小卒的榮幸,將軍,吾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孫策道:“講來聽聽。”薑順說:“現今有大批城中難民向城外逃難,某以為黃巾賊會在半路打劫,希望將軍給某軍士百人破賊,如不破賊願軍法處置。”孫策仔細的看了他半晌,他從薑順的眼神中看出的是自信和必勝的信念,於是他自思,派他過去護送難民,如遇黃巾賊,還有其他隱匿於難民中的兵士援助,如不遇黃巾賊則可護送難民成功逃離,對自己的損失也不大,於是孫策道:“汝現在是軍中的一等兵士,如此次立功,就破格提拔汝為護軍校尉,但如若失敗,軍法處置,毫不留情。”薑順慷然允諾。
難民們走得並不遠,並且輜重很多,薑順率一百兵士不多時就趕上了,薑順不會騎馬,隻好坐在戰車上,在薑順看來,古代的戰車真不是蓋的,速度慢也就不說了,跑起來就能把人給顛死。薑順並沒有趕上難民的隊伍,而是和難民保持一段距離,為的就是在黃巾賊出現時設下埋伏,一舉殲滅,雖然這招有些危險,但是也沒辦法。就在這時,隻見斥候來報,說前方不遠處有黃巾賊大約百十人,薑順一喜,心想,太好了,賊眾不多,如設下埋伏,就可一舉殲滅。隻見薑順把軍士集中起來,朗聲道:“兄弟們,前方發現小股黃巾軍,我們立功的時刻到了,我們是為軍人,就有保護老百姓的責任,兄弟們,你們怕不怕?”大家的激情被激發出來,將士們滿腔熱血高呼:“不怕,不怕!”隨後,薑順派一部分軍士繞到黃巾賊後方,直等到黃巾賊靠近的時候,突然箭如暴雨,向黃巾賊射去,黃巾賊還不知怎麼回事,就被亂箭射得陣腳大亂,再加上黃巾賊原本是以農民為主的黃巾軍殘部,沒有精良的戰甲和兵器,很容易就被打散了,薑順大喊:“抓活的,有重賞。”這時隻見戰場變得很滑稽,官軍追趕著黃巾賊,猶如貓捉老鼠一般,一場本以為會是場惡戰的戰爭就這麼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