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對於這個問題已有考慮,因此沒有猶豫,直接回答了溫體仁:“廉政公署不設舉報處,但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設有舉報處,接受被監督對象犯法之事的舉報。”
他說完後看溫體仁沒有再問話,就轉頭對崇禎皇帝道:“陛下,剛才所說的這些其實都是為了完善監督製度,即之前所說貪腐問題加重的第一點原因的改善。具體的細節可以再討論,畢竟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溫卿,你覺得鍾師傅這想法如何?”崇禎皇帝心裏衡量了一下,還是出口谘詢首輔的意見。
鍾進衛的這個想法,對於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的整體職能來說,其實沒有多大變化。隻是三個監察機構的職權範圍都比以前縮小,但監察力度會增加。這種機製,比起以前的大而散,粗曠式的監察是更jīng確,更有效。
對於內閣和溫體仁本人來說,這些監察機構職能範圍變動的影響基本沒有。
對各處衙門軍隊來講,原先由幾個都管(也可以是都不管)的情況變成為有專一部門來管,也不能算是壞事。
溫體仁想到這裏,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或可行,不妨一試。但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的權限縮小,或者會有抵觸。”
溫體仁雖然說出了三個監察部門,但其實有問題的隻有一個,就是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屬於內臣,隻要他們的領導崇禎皇帝同意,廠衛是不同意也得同意,沒得商量。
“此次反腐一案,多少禦史落馬,就是手中權限過大的原因,縮小其權限,是他們咎由自取。”崇禎皇帝對於自己的耳目風紀之司的墮落,感到很是惱怒。
“陛下,臣想吐個嘈,啊,就是想提個意見。”鍾進衛說出去後連忙改口,心裏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自己從後世帶來的網絡用語,都是混論壇太多留下的後遺症。
“哦,鍾師傅,你說。”
“就是聽說禦史有風聞奏事的權力,臣覺得不妥,這種權力很容易被人利用為攻擊政治對手。再說,臣的家鄉,對於沒有證據的亂說叫誹謗,是不允許的,情節嚴重是要坐牢的。”
溫體仁一聽,就看著崇禎皇帝,看他怎麼回答。近些年來的黨爭,都是由當權者的小弟們,那班禦史開始發動攻擊,反正言者無罪,把朝堂搞得烏七八糟。
朝堂上的黨爭,扯皮,互相攻擊之事,崇禎皇帝是有體會到的。聽了鍾進衛的話,他想了下,然後問道:“鍾師傅,如果不能風聞奏事,那禦史的威懾作用就會少很多,文官豈不是更為所yù為?”
“陛下,現在的禦史簡單來講,有什麼權力?”鍾進衛不是很清楚,就問道。
“監察百官,大事奏裁,小事立斷。”這點溫體仁插話給解釋了。
“哦,陛下,臣以為,如果都察院和錦衣衛一樣,分別監察文武官員的話,應該具有相同的權限。就是取消風聞奏事之權,改為調查拘押之權,審判權交由刑部和按察使司,這樣能防止權力濫用。這也是臣家鄉所采取的一種措施。”
鍾進衛現在是狡猾了,每當要重點強調,或者要讓崇禎皇帝覺得自己說的很正確的時候,就推說後世怎麼怎麼。
崇禎皇帝聽了,就會想著將來都會這麼用,那應該是沒錯的。因為按照鍾進衛所描述的,將來那個時代,是人口眾多,生活安定,各種匪夷所思之事(比如飛機)普遍存在的一個時代,必然是好的。
加上現在的全民**的盛況,倒逼崇禎皇帝無法處置他們,聽鍾進衛說了這調整後的功效,就有點同意了。但事關重大,還是谘詢溫體仁道:“溫卿,你看如何?”
溫體仁當然是歡迎的了,對他這種孤黨來說,是最需要的結果。所以,溫體仁毫無疑問地投了讚成票。
“那就等收拾了現在朝局癱瘓危機後,再進行此事的改製吧。”崇禎皇帝見首輔也和自己的意見一致,就沒顧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