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進衛一邊回憶一邊說道:“大明自從實施一條鞭法以來,就規定一切賦稅都必須用銀兩來交,問題就出在了這上麵。”
溫體仁聽了就插話道:“可是銀錢不夠交賦稅之需?”他對此已有耳聞,因此才有如此一說。
鍾進衛轉向溫體仁點點頭,然後繼續說道:“是的。陝西地處內陸,商業不是很發達,因此銀兩的流通並不很活躍。而每年賦稅都收銀兩,導致陝西境內的銀兩越來越少。”
他說到這裏,又轉回頭看著崇禎皇帝,給他解釋一個基本現象道:“銀兩少,則銀兩會升值,反之銀兩就賤,這點其實和紙鈔是一樣的。隻不過兩者的區別是紙鈔能無限地發行,而銀兩的開采有限。因此紙鈔貶值的程度可以無限大,而銀兩卻有一個上限,不可能無限貶值。”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這道理他明白。
“因此在陝西,銀兩越來越貴,原本百姓種一畝田所得,可能隻需要一半的產出來換成銀兩繳稅就足夠了。但後來因為銀兩貴了,就需要大半甚至全部或者全部都還不夠兌換足夠的銀兩來繳稅,導致百姓因為交不起賦稅最終走上了賊路。”
鍾進衛說到這裏,麵色有點沉重,對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又道:“有田地的都交不起稅,那些靠租種的就更是如此。而且這種現象有普遍性,其現象會遍及所有缺少足夠銀兩的地方。臣記得,好像這種情況最終會蔓延到全國,整個大明都會發生大規模的銀荒。”
溫體仁皺著眉頭,鼻翼微張,心想這真是一件麻煩事。不過他心有疑惑,就問鍾進衛道:“中興侯,你說大明全境都會有這個現象,難道你說江南地區也會麼?”
江南是大明最繁華的地區,如果這裏也發生銀荒,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崇禎皇帝麵色也嚴肅起來,略微有點緊張地盯著鍾進衛,看他怎麼答複。
隻見鍾進衛對溫體仁點點頭道:“是的,江南也會發生,因為江南的銀兩最大的來源是海外貿易而不是銀礦開采。不知道溫大人還記得我之前講得世界形勢麼?”
溫體仁不知道鍾進衛怎麼又說到這方麵了,不過他還是點點頭道:“都記得。”
“西洋人通過掠奪那些落後國家的財富,獲得足夠多的銀兩黃金等物,然後和大明交換瓷器絲綢等物再販賣回國內,能大賺一筆,也就是說,銀兩通過西洋人的手,流通到了大明境內。”
鍾進衛把自己在網上看來的這段曆史一一說給他們聽:“如此一來,這些西洋人所獲得的銀子就到了大明,很少運到本國。而他們本國的經濟發展起來的話,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銀兩,否則會限製他們國家有更大的發展。也就是說,銀兩的不足會限製他們國家發展。一開始的時候,他們不覺得,但最終他們還是會發覺的。”
崇禎皇帝聽到這裏,不由問道:“因此他們皇帝就命令他們所得銀兩隻能運回國內?”
鍾進衛衝崇禎皇帝點點頭道:“正是,好像是西班牙吧,臣記得不是很清楚了,首先發出命令,要求西班牙在全世界的總督必須把銀兩運回國內,導致輸入大明境內的銀兩慢慢減少,造成了大明的銀荒。”
崇禎皇帝的眉頭就皺得厲害了,這種事情,他現在還沒有能力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