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朝廷將改革銀行業的這種爆炸式的消息,在次日就逐漸傳遍了整個北京城,讓京師開票號錢莊的人喜憂參半。
近段時間內,在京師活得最膽戰心驚地人莫過於這些人了。
晉商票號的事件發生後,他們的生意全部受到影響。無論他們怎麼解釋自己的票號錢莊不會發生卷款潛逃或者破產的事兒,但那些手頭有銀票的人還是紛紛要求他們兌換現銀,使得好幾家實力弱一點的票號錢莊遭了魚池之禍,被擠兌破產,這又反過來加劇了更多的人要求兌換銀兩。
幸好開在京師的票號錢莊一般實力都比較強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應付了過來。
京師的輿論對他們這些開票號錢莊的人是越來越不利,甚至還有不少要他們關門的說法,讓這些人日夜不安。
他們也試圖派不少人出去解釋,宣傳,但一點效果都沒有,使得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惶恐之中,生怕哪天朝廷真得頂不住輿論的壓力而封了他們的生意。
因此,當改革銀行業的消息傳出後,讓他們為之鬆了一口氣。可他們在聽到朝廷各部將組建銀行時,卻又憂心忡忡。
他們不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可比,深知開銀行賺錢的竅門就是信譽。相對比較起來,他們這些普通的票號錢莊,就比朝廷各部所開設的銀行要弱多了,至少他們存在被抄家查封的風險,而那家銀行則不會有這個風險。
更何況票號錢莊的信譽要想恢複到從前,哪怕是向那個管理機構交足了錢,也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不管他們怎麼想,至少在京師的這些票號錢莊,是從來沒想過要反對朝廷這新政,更多考慮的是如何應付的問題。因為京師的輿論環境和政治中心的背景,使得這些人不敢反對。
為此,一些票號錢莊都開始互相走動,商議,看如何在這新政中活下來。
而京師百姓則喜聞樂見新銀行的組建,對於他們來說,多一個銀行,就是多一種選擇,而且還不會發生那種政治風險的銀行。
組建新銀行的事兒被推動得很快,各部衙門都很快就派人向中興侯彙報出資的金額。
幾日之後,大明皇家銀行宣布不再接受除了兌換九思寶鈔之外的個人業務。同時朝廷的公告正式發布,要求所有京師的票號錢莊在本金達到一定條件下,並向大明皇家銀行繳納準備金才能開業。
發布公告的當日,由京師各部衙門和宮裏出資的大明為民銀行成立,宣布響應朝廷的政策,並大張旗鼓地把一箱箱的準備金運入大明皇家銀行。
為了應對這個情況,京師大部分的票號錢莊在這幾天經過緊急磋商,最終宣布這些票號錢莊合並,成立大明聯合銀行。
之所以用上這個名號也是為了與過去的票號錢莊相脫離,擺脫那個風險高的名聲。
一時之間,銀行一詞在京師百姓中成為最熱門最時髦的詞彙。
接著大明為民銀行又宣布存款不收保管費,還會給利息。而且從為民銀行借款,利息極低。
這個利息極低當然是相對其他地方的貸款來說的,不可能真得極低,要不讓初生的銀行從哪裏賺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