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見孫承宗相問,連忙恭敬地回答道:“下官前去收複各島嶼的時候,發現建虜並未有占領島嶼,隻是破壞了事。另外岸上的兵力有所收縮,並沒有年前那麼多了。由此可見,建虜把主力縮回去了。”
孫承宗聽了,明白盧象升的意思是說,中興侯攻打海州的壓力將會增加。因為建虜縮回去的兵力越多,到時候救援海州的兵力將越多,這點毫無疑問。
“其二,下官在收到中興侯的傳訊後,就去遼河探過一回,發現遼河右岸有建虜修建的堡壘,放置了投石車鎖住河道。”盧象升繼續說道。
孫承宗點點頭,這應該也是應有之意。建虜既然要扼守河道,必然不會放著遼河不管。因為從海上能通過遼河直達牛莊驛,而牛莊驛又離建虜重要的補給基地隻有四十裏路,騎兵半天可到的路程。
他見盧象升已說完,便轉向鍾進衛說道:“建虜兵力收縮,遼河一線又有堡壘扼守河道。如此一來,恐怕中興侯的新軍未到海州,建虜的救援主力就已到了。”
文臣們聽到孫承宗得到這個結論,不由得麵麵相覷。雖然他們也認可新軍的戰力強大,但要是讓五千新軍去麵對幾萬建虜主力,並且還在對方的勢力範圍,還有城可依仗的情況下打,這到底能不能打贏就是個問題了。
要是這樣都能打贏的話,新軍都可以直接殺去沈陽算了。但這個答案,就是再理想化的人,都會覺得不現實。
一時之間,文華殿內又響起了“嗡嗡嗡”地聲音。那些文臣在互相交頭接耳,重新評估鍾進衛的作戰目標。
崇禎皇帝在上麵見了,便咳嗽了一聲,才慢慢止住了那個“嗡嗡”聲。
鍾進衛一見場麵靜了下來,便回答孫承宗道:“孫大人說得對,按照建虜的布置,就使新軍失去了突襲海州,甚至是突襲牛莊驛的可能性。沒有這個突襲的優勢,要想讓新軍打下海州,很有可能會和建虜的援軍對上。這也是陛下想著趁早打,讓建虜的反應沒有夏日時候那麼快的原因。”
殿內的人見鍾進衛也同意孫承宗的觀點,不由得對這戰事又減了一份希望。
鍾進衛看到了他們的麵色變化,馬上語氣一轉,給他們提士氣道:“不過,就算是和建虜主力對上,新軍也不會怕。在海州區域,離遼河登陸點隻有四十裏,到時候撤回船上,建虜便無能為力了。如此一來,新軍首先就立於不敗之地了!”
接著鍾進衛說得話,讓文臣們重新有了信心。隻聽他對孫承宗說道:“孫大人,我之前說減少了幾分勝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盧大人所說的兩個原因,而是我對不驚動建虜的情況下,解決建虜堡壘的策略沒有把握。這事從來沒試過,如果能成功的話,就能達到突襲的目的。”
孫承宗聽到鍾進衛竟然還有不驚動建虜,就能達到解決建虜堡壘的辦法。不由得驚奇萬分,因為他知道,那堡壘中肯定有烽火台。一打就會傳訊千裏,怎麼會不驚動到建虜呢!
於是,他把這個問題向鍾進衛提了出來,並問究竟是何法能有此效果。